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承载地,苏州如何发挥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探索实践,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12月1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暨第六届“智论苏州”高层论坛在苏州市委党校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等五位专家,以“愿景·战略·赛道:中国式现代化与苏州新实践”为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新赛道、新思路、新举措。
把握规律,
激活高质量发展“流量”
“苏州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开放大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苏州体现得更为集中、更加显著。”论坛现场,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潘国强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希望专家学者们借助“智论苏州”平台,关心苏州、研究苏州、支持苏州发展,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共同富裕、美丽苏州建设、江南文化和古城保护,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帮助苏州开拓工作思路、拿出改革实招、汇聚发展合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高质量发展规律是什么?在论坛上,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一堂,展开热烈的思想交流、观点碰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表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韩保江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化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之中。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激活高质量发展“流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教育长李宗尧认为,苏州是创新发展的沃土,是出成绩、出经验的地方。苏州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不断丰富提升思路举措,让中国式现代化在苏州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重塑格局,
提升苏州在全球格局中价值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对苏州来说,是一次新的跨越,更是一次新的出征。
北京稷量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徐苏涛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需要胸怀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回答重塑苏州在全球格局中的中国式品格与现代化意义。
“苏州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重塑苏州在全球格局中的中国式价值,需要以‘江河湖海溪’重构苏州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徐苏涛解释,“江”是“长江”,代表的是中国东中西合作的横向循环;“河”是“京杭大运河”,代表的是中国南北方合作的纵向循环;“湖”是“太湖”,代表的是环太湖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的跨区域循环;“溪”是“湿地”,代表以苏州工业园为核心载体的城市中心的微循环和全市的小循环;“海”是“上海”,也就是沿上海地区的一体化发展的外循环。“江河湖溪”代表着全国内循环,而“海”代表着与国际的大循环,最终以“江河湖海溪”全面带动市域一体化、全域创新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枢纽城市。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罗蓉认为,苏州是一座创新型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江苏第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江苏首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苏州需要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强化龙头企业的“链主”地位;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投融资体制;健全更加有效的育人用人制度。
扛起担当,
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排头兵
28年前,江南洼地中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了今天“金鸡湖畔谈经济、独墅湖畔好读书、阳澄湖畔宜养生”的好风光。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画像,也是苏州现代化发展的缩影。
作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的先头兵,工业园区如何勇于担当,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为全国探索提供新的苏州经验?苏州工业园区很有发言权。
“苏州工业园区是世界看中国、看江苏、看苏州的重要窗口,是江苏六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中唯一的开发区。”论坛上,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园区新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有使命意识。苏州工业园区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信心决心,加速推进“四个一流”,即一流的产业新区、一流的开放名区、一流的创新园区、一流的中心城区建设,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园区图景。
勇当排头兵,必须在科技创新上再攀高峰。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论坛上,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作《从第三代半导体发展看四链融合和产业集群》主题演讲,分析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的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其产业集群对未来智能时代的影响,对进一步加快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和创新资源在苏州集聚发展提出建议。
“早在2006年,苏州抢抓机遇,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力,已成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资源集聚度最高、产业化程度最好的区域之一。”徐科建议,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要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孵化基地,依托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上全面布局,并与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进行试点融合,推动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