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一系列要求。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保持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记者专访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
问:去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如何、成绩如何?
答:去年,我们以制造强省为统揽,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位列东部经济强省(市)首位,发挥了“压舱石”“挑大梁”的作用。500项省级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超序时进度23.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新建投产企业贡献了工业经济30%的增量。
问: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全省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回稳向好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今年省工信厅将如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态势?
答:今年,我们将持续聚焦“1650”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一是抓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落实落细国家、省一揽子稳增长、稳工业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实施一批新的促发展政策措施。二是发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钢铁、电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部署,逐一细化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指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增长目标,支持工业大市、大县深化改革创新,以进促稳。三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编制实施2024年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工业母机基金、集成电路基金等对接,用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更大力度支持全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四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充分发挥省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机制作用,集成部门数据资源,拓展监测分析数据来源。依托“数字工信”打造省市县乡一体化的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平台,跟踪研究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好政策预研储备。
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形成江苏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去年以来,“165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在建设“1650”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省工信厅将如何进一步发力?
答:去年,我们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将构建“1650”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江苏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省建设的关键支撑。今年,我们将按照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思路,持续重点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全面落实《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八大行动,出台关于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并定期发布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产业园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数、区域转型发展指数等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指数体系,力争在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中继续保持领先。高标准推进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省市县联动构建5个世界一流、5个国际先进、6个国内领先的集群建设发展体系,积极组织新一轮国家集群竞赛,力争更多集群入选“国家队”。明确“1650”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延链的重点攻关方向和关键环节,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今年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创新体系方面,省工信厅将有哪些硬招实招?
答:今年,省工信厅将持续注重整体谋划、聚焦重点关键,建设企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的规模和水平。一是强化创新体系建设。聚焦集群和产业链,以群链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强创新资源协同整合,持续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着力形成“点—链—面”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点上”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培育梯队;“链上”注重培育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省级创新中心;“面上”着重发挥典型标杆示范作用,鼓励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二是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聚焦“1650”产业体系,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家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以上。建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三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链主企业承担国家攻关任务,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技术产品,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实施一批协同攻关项目、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布局一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问:传统产业是江苏经济的基本盘。省工信厅将有何新举措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向高端发展?
答:传统产业是江苏经济的基本盘,是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一是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研究制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聚焦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领域,整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资源,重点支持淘汰落后改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升级示范项目,引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稀土、超硬材料及制品、锂离子电池、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三是开展专项提升行动。鼓励原材料和消费品工业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争取更多企业和案例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和典型案例。
问:智改数转网联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江苏作为数实融合强省,在这方面下一步将如何继续保持优势、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答:我们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全力打造“智改数转网联”推进体系,以“数实融合”的过硬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今年,我们要继续深入实施《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持续充实智改数转服务商资源池,逐群逐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服务机构编制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分行业、分场景制定关键环节的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基础设施等改造投入清单,推动免费诊断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新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同时,适度超前建设5G、千兆光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继续推进省重点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工程,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星级上云企业,推动全省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都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