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2025氢能技术及产业发展… 
4 改革创新 推动石化民营经… 
4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亮… 
4 研究发展新思路:推动煤化… 
4 中钢协副秘书长张龙强:数… 
4 中国质量协会:2024年燃气…
4 技术革新与政策红利 助力…
4 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为纺织…
4 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
4 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止跌…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专场问答摘要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561      更新时间:2024-04-03

问: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和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下一步将如何挑起大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今年我们确定了经济增长目标是5%以上,实际工作中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去年江苏经济增长是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量都占全国的1/10,对全国发展贡献进一步提升,今年要努力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

我们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重中之重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外贸,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问: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翼、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江苏如何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经济大省的辐射带动力?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一直以来,江苏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以“点”促“链”,以“链”带“面”,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动,塑造更多创新驱动引领型发展新优势。重点抓好“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一中心”就是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基地”就是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枢纽”就是发挥区位、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叠加优势,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问:江苏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专门聚焦了产业科技创新。围绕这个方面,江苏如何持续发力?

副省长胡广杰:我们聚焦产业科技创新这个主攻方向,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这个目标定位,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这两篇大文章,形成科技创新策源、产业组织先导和资源要素配置三大功能,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作出江苏的贡献。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更高效地转化科教资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队深化战略合作,全力服务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二是更有力地做强优质企业,持续深入推进“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三是更有效地聚合创新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江苏竞相涌现、各尽其才。

问:江苏有先进的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谈谈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力,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许昆林:我们将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首先是抓基础研究,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和人才集中优势,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二是抓产业升级,一方面将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着力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三是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能够达到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

问:江苏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下一步在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将有哪些新的探索?

副省长方伟:开放是江苏的鲜明标志。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关键词是三个。

第一个关键词是“枢纽”。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上,是国内外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接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点和融通点。第二个关键词是“双向开放”。江苏正在大力推进内外联动、东西互济、进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第三个关键词是“世界聚合力”。江苏现有4.3万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中有超过400家在江苏投资。我们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在江苏更多汇聚全球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问:江苏有轻工、纺织、化工等传统的优势产业,这些传统产业在产业升级上也面临体量大、转型难度高等各方面的挑战。下一步如何统筹推进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在新兴产业的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胡广杰:我们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深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制造业这一“看家本领”练得更强劲、更有韧性。

一是让传统产业“发新芽”。以数智、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在全国率先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这一制造业改造的重要举措,今年的目标是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全覆盖。二是让新兴产业“长成林”。将发挥总规模超千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引导作用,努力把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让未来产业“快生根”。江苏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初具规模,将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

问:江苏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进程中,如何抓好粮食生产,实现连年稳产高产?

马欣:江苏工业强,其实也是一个农业强省。这里给大家报两组数据:第一组,我省粮食面积连续14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了759.5亿斤、创历史新高,水稻单产突破600公斤、居主产省第一;第二组,我们以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的自给、还有调出余地。

做到这一点,我们重点从坚持“良田保粮”、突出“科技增粮”、确保“有人种粮”三个方面发力。今后,我们将实施粮食单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良种良法良机良田全要素一体优化,精准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品种提产措施,力争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收。

问:去年太湖水质指标达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请介绍一下江苏推进太湖治理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方伟:“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江苏责无旁贷。通过15年的努力,太湖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力争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太湖的生态环境发生质的变化,把太湖打造成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

在新一轮治理中,我们坚持“点线面”结合,把治理重心从“湖体”向“上游”延伸,在水里下“绣花”功夫,在岸上下更大功夫。相信通过接续努力,太湖治理一定能够为“浅湖深治、大湖永治”积累经验,树立起全国湖泊治理的标杆。

问:江苏江河湖海兼具,既有像扬州古运河这样历史悠久的水运通道,也有像太仓港这样的外贸大港。下一步将如何发挥江河湖海兼具优势,进一步做好水上运输的文章?

许昆林: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运优势得天独厚。前不久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水运江苏”建设工作推进会,从今年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水运的成本比较低,相当于铁路的1/3,公路的1/7,而且更加绿色。现在我们推进“水运江苏”建设恰逢其时,重点是抓好内河航道和港口建设。

刚开始推进“水运江苏”建设,淮安、宿迁等内陆城市已经受益了,产业纵深就可以从沿江沿海向内地延伸,一大批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开工,仅淮安在建的百亿级产业项目就达12个。

问: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现在正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江苏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呢?

方伟: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73万人。江苏历来崇文重教,对人才无比珍惜,在吸引高校毕业生上向来是不遗余力,具体表现在“三个量”上。

一是就业的容量。从去年以来,我们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上发布就业岗位950万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8万人,占全国的1/10以上。较大的就业容量为高校毕业生来苏就业奠定了基础。二是供给的增量。近年来,江苏既积极壮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传统业态,也大力培育先进产业集群。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创造出大量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高的岗位需求。三是服务的质量。江苏各地陆续出台了有诚意、有温度的政策包,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资源供给,让毕业生在江苏能够留得下、融得进。

问:近年来江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从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各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江苏还有哪些有诚意的改革举措来推动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许昆林:江苏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一方面打造更有“获得感”的政策环境。去年年初,江苏在全国比较早推出了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政策措施,年中接续推出28条增量措施,今年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以对企业的“心中有数”,做到对企业承诺的“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另一方面打造更具“国际范”的投资环境。我们制定了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便利度等18条含金量比较高的举措,也将继续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入实施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让江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