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5.3%……如今,在中国,一幅充满绿意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而这背后是中国加速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是中共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5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意见》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
《联合早报》指出,《意见》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制定了多个量化指标,例如: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等。该报认为,中国的政策措施凸显了绿色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拉美社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绿色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到交通、生活,中国正在诸多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绿色发展增量。当前,国际社会仍面临不少全球性挑战,尤其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在绿色能源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助于其在绿色能源相关议题上发挥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继去年历史性超越火电之后,今年前6个月持续攀升至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3.8%;7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超传统燃油乘用车,成为市场新主流——近日,与中国能源转型相关的这两个新消息成为外媒报道的热点。分析认为,从中可以看出,从源头生产到终端消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跑者的地位更加凸显。
近年来,中国逐“绿”而行,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引发外媒的关注与赞誉。
拉美社报道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8%,较2023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1.1个百分点;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8.8%,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该社指出,在经历了40年的工业快速增长和污染治理之后,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化工企业的转型、搬迁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同时,中国优先发展其他污染较少的产业,通过使用新能源和高端设备、利用合成生物学来赋能“绿色经济”。
英国《卫报》引述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今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英国去年同期所有能源发电总量。报道指出,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持续激增,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再次印证了一个鲜明趋势: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遥遥领先。专家认为,在绿色科技方面,中国拥有坚实优势,并且已经建立起庞大的绿色产业。
此外,外媒对中国不断提升的绿色创新发展能力给予积极评价。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刊文称,近年来,中国已成为绿色和低碳技术专利领域的主导力量。今年7月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2023年的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达到10.1万件,超过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这一数字的激增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还凸显了中国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挑战和应对气候变化。文章称,中国的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申请涵盖了绿色低碳技术的所有领域,包括化石燃料脱碳、节能、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储能和温室气体捕集。中国在绿色创新方面的成功源于强大的政府支持、健全的知识产权框架和蓬勃发展的研发生态系统。
为世界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仅凸显了中国在加快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心和决心,也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外媒认为,随着全面绿色转型加速推进,中国为世界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是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时报》网站报道称,国际能源署表示,2023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中国的“绿色浪潮”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部署大幅加速,如果中国保持现在的发展轨迹,那么2023年至2035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将至少减少35%。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劳里·米吕维尔塔认为,这将使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变得可信和可实现,也将使世界有更大的机会把气候变化幅度稳定在接近《巴黎协定》所设目标的水平上。
肯尼亚《星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中国绿色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是重视清洁能源。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为推动降低清洁能源使用成本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更清洁、更可靠、更实惠的能源贡献良多。此外,中国特别关注电动汽车、绿色金融、循环经济等领域发展,彰显出富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文章指出,中国的行动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影响深远。通过践行可持续发展方案,中国不仅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贡献,更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称,将中国的绿色创新技术普及到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有助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弥合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中国在绿色创新方面的成果为国际合作创造了重大机会。通过分享专业知识和技术,中国可以加速全球向可持续未来转型,并使全球经济更具包容性。中国的示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通过对绿色技术和气候行动的战略投资,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性可以实现并行不悖。(记者 严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