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
4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4 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
4 铁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4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
4 海洋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
4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
4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科技创新助力江苏“双碳”目标实施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868      更新时间:2021-08-31

“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和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低碳、零碳已成全球发展共识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形式提出“碳中和”目标,并针对低碳和零碳发展技术需求纷纷出台科技发展规划。欧盟于2019年颁布《欧洲绿色新政》,明确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技术需求,提出通过加大“地平线计划”项目投入等方式支持技术创新。美国于2020年发布《清洁能源革命和环境正义计划》,将液体燃料、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列为重点方向,明确技术发展目标,并指出要加大研究投入。日本于2020年12月发布《绿色增长战略》,提出海上风力发电、电动车、氢能源等14个重点领域深度减排的详细技术路线图、技术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等。

践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建立清洁、环保、高效、安全的现代化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实现向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有利于在相关产业细分领域加快人才集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有利于推动全球能源新标准及产业链重塑,树立我国在实现全球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地位。

“碳中和”目标倒逼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已具备较为良好的“碳中和”发展基础。近年来,各省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各主体参与“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治理。2021年3月,江苏发行省内首单“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板块绿色建筑项目建设运营。4月,江苏银行正式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碳中和”行动方案,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以金融支持的方式推动实现碳减排超1000万吨。南京市政府联合东南大学等有关方面共同组建了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为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重点围绕“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咨询,为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

看到努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碳排放减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二是“碳中和”目标实现周期短、难度大,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尚处于初级阶段;三是针对脱碳、零碳、负排放等的现有技术供给不足,亟需对技术研发供给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系统化做好江苏科技减碳探索

一是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围绕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直接空气捕集(DAC)、农业与林业草原减排增汇、海洋储碳与土壤储碳等,开展我省前沿技术研究。包括加快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深度脱碳等技术,加快推动科创技术与产业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广节能清洁降碳的用能设备,研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技术等。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我省钢铁、化工和石化等能源密集、碳排放相对较高的大传统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同时加快实施开展节能改造工程。加快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建立产业链“碳长”制,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提升低碳化技术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三是加强创新载体平台打造。开展我省“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为科技驱动低碳脱碳绿色转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碳中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促进“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水平的提升。推动各创新主体开展多形式的科技研发合作,加快“碳中和”相关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打造“碳中和”科技金融平台,为相关企业开展“碳中和”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四是完善能源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推动我省碳交易试点工作,并在碳排放配额、企业参与范围、产品定价机制等作出系统性安排。加快建设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可能的容量市场等,出台新能源市场化发展政策,使各种电力资源都能在市场交易中实现其经济价值。持续深化履约机制,运用市场手段激发“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

五是做好标准化及专利工作。制定实施国家“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面开展我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我省“碳中和”标准领航工程,支持企业制订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标准,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在“碳中和”领域核心、先导等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创新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国内外高价值专利,提升我省“碳中和”领域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六是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牵头成立全球“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探索建立“碳中和”技术创新联合研究和知识共享机制。借助“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平台,推动我省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走出去,积极树立绿色“一带一路”的国际形象,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转化。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