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滨海县北部22公里海域的海上风电场,四季劲吹的海风驱动着巨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不停旋转,每年产生超过10亿千瓦时绿色能源。
作为整个风场的“心脏”,约8层楼高的海上升压站格外醒目。该站由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朱军团队研发,到目前为止仍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标杆项目。“海上风力产生的电能需经过升压站转化为高压电,再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到陆上电网,送往千家万户……”介绍起这件得意之作,朱军如数家珍。海上升压站不仅块头大,内部机构还精细复杂——体积达37000立方米,由65000多个零部件构成,强受力点有1278个……“作为一件大国重器,它关乎国家形象,容不得任何闪失!”朱军坦言倍感压力,为它吃了不少苦头。
“业主提出要在5个月内交付,这基本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小芳介绍,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无经验可循,面临诸多“卡脖子”难题。2016年,项目启动那天起,朱军就与它“绑定”在了一起。那段时间,他不是在预制车间,就是在搭载现场,要么就忙于设备调试,基本全天泡在单位。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经过团队锲而不舍的努力,该项目从设计到验收交付仅用时126天,创造了同类项目建造的世界奇迹、中国速度。
海上升压站项目不仅收获业主一致好评,也让朱军收获连连“硕果”。该项目在深远海风电场成套基础装备设计、制造、运输、维护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获2019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从沿海到内陆,由朱军团队研制的11个系列海上风电承载装备已得到广泛成功应用。
在朱军办公桌上,记者注意到一本被翻皱的《铜工八级》专业书。“这本书,我一直保留到现在,快20年了。”翻开微微泛黄的封面,朱军的从业经历仿佛被一同“打开”,“没想到,我一文科生,居然上了‘理工科的船’。”2000年,朱军从暨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阴差阳错进入上海求新造船厂,开始他的造船生涯。
文科生跨界,难度可想而知。上班第二天,朱军就被安排上船,进入一艘在建船体的船舱,昏暗、油腻、呛人的工作环境,令他至今难忘。朱军从最基本的电焊、管道安装干起,开启了自己的“跨界征程”。20多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他逐渐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先后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即使成功“跨界”、小有所成,但朱军的造船事业也不总是一帆风顺。2018年8月13日是令朱军一生难忘的一天,花费一年半时间带领双创团队研究的课题没能立项,他的情绪跌入冰点。
“从小就喜欢折腾,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是我的性格。”朱军不服气,憋着一股劲,“从哪里跌倒,我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一年后,朱军再次带队出征,他和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的课题——“复杂海况下大型海工承载基础装备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功立项,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
在朱军身上,两个标签特别醒目,一个是跨界,另一个是跨越。他跨越一个又一个瓶颈,取得一项又一项成就:先后主持多项联合攻关课题,开发出3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个省“两新”产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16.85亿元,利税2.72亿元。
熟悉朱军的人,还深深被他身上另一种精神所折服:那就是传承。在朱军的培养和带动下,身边一批青年技术人员迅速成长,在公司内部持续掀起创新热潮。公司每年专利申请超过30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已有两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