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新”字上求突破,让“新动能”成为“主动力”,对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新动能活力迸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助力。近几年来,新型技术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信息通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持续释放。作为经济大省,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走在全国前列,需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积极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新风口,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让“新动能”成为“主动力”,需在“融”字上见实效。对江苏这样的制造业大省来说,促进数字与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条“必由之路”。既要注重提供政策、金融、技术和基础共性平台等支持,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也要以“典型示范”促“全面开花”,让数字化成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案例。全球智能交通技术供应商博世汽车,在苏州有一座全球“灯塔工厂”、两个省级智能车间,已为24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诊断服务和升级改造支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徐工集团,打造了自主可控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120多万台设备,赋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80多个行业、7万多家企业转型发展。期待这样的“灯塔”越来越多,带动更多企业拥抱“数字”、走上“云端”。
让“新动能”成为“主动力”,不仅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考量,要保持清醒头脑,克服“成长的烦恼”。就我省而言,各类数字化平台数量不少,但“大而强”的较少。要大力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引导各类企业把握个性化新需求、聚焦细分领域,建设平台、用好平台、壮大平台。要坚持发展和规范两手抓,强化源头治理和行业监管,防止大型平台企业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平台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平台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
让“新动能”成为“主动力”,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生态作支撑。要审慎对待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激发各方面创造性,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为广阔的舞台、更具活力的氛围、更加包容的生态。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链条、数字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进一步研究梳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创造稳定、规范、公正、透明的制度环境。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化过程中的开放、确权、流通等运行机制和交易规则,充分释放数字要素潜力,把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