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战略部署。南京市雨花台区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特色优势,数字经济起步早、引领强、动力足、潜力大、氛围浓,2021年集聚涉软企业近3500家,软件业务收入达2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近40%,占全省比重约20%。“十四五”期间,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深刻变化,雨花台区将勇立数字潮头、力攀数智高峰,聚力“全面创新、全域高新”,发挥独特数字禀赋优势,加快全域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江苏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打造一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有为政府”。立足雨花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以市场机能增进为关键目标,从制度到机制、从规划到服务,通过打造新时代“有为政府”,强化与“有效市场”的同向发力,全方位推动雨花数字经济发展提档升级。着眼未来优化顶层设计。根据产业、城市与社会实际,聚焦数字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构建系统、动态的数字规划与推进体系。系统谋划、编制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注重产业业态与城市形态的高质量融合。定期发布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清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安全消防、智慧防疫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业界交流与宣传展示,大力鼓励数字企业参与数字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强化协作机制。成立雨花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由发改、组织、网信、科技、财政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组织联动,增进对重大问题、重大项目、标杆工程统筹调度,实现分工协作、沟通对接、督促落实、一体推进。精准帮扶集成服务政策。建立国家、省市区数字经济政策、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前沿领域跟踪研判。与时俱进充实丰富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包与工具箱,吸引更多优质项目、龙头企业、专业人才扎根雨花台区,分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夯实底座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政府投入与企业共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大力加强公务云、光纤等新一代泛在智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园区、街道社区数字化服务的承载力与容纳力,为雨花数字经济大发展、数字城市快转型、数字民生优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搭建一个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科创金融新体系。目前雨花台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00余家,52家企业获评独角兽、瞪羚企业称号,拟上市企业70多家。为实现“到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500亿元,力争5000亿元”的发展目标,今年雨花台区争创“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充分发挥雨花数字经济优质科创企业集聚优势,健全多元化、全链条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引导科创金融对数字经济发展精准赋能,增加企业信用,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市场预期,激发科创活力。推出助企增信金融政策。打造“1+2+N”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建立扶持企业库,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强融资配套体系建设,健全企业数字信用体系,为雨花科创企业增加信用,帮助科创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助力数字企业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强化政银企“零距离”对接。打造“及时雨”科创金融直达服务平台,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活动,鼓励商业银行与创投机构、政府产投基金等加强合作,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化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初创、中小数字企业成长壮大。引导金融机构工具创新。推进“政银担”合作模式,强化政府双创投资引导基金,深化“投贷联动”、订单抵押贷款等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雨花科创领域集聚,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打开新局面。
形成一个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开源开放生态圈。当前数字经济产业,已由产品之间、企业之间、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升级为产业生态圈之间的全方位竞争。健全完善雨花数字经济生态圈,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雨花数字经济现有龙头企业、大院大所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优势;另一方面要瞄准新赛道,找到发力点,进一步增强产业多样性。扩大链主企业溢出效应。拓展推新“链长制”图谱,围绕亿嘉和、中电十四所、玻纤院等链主企业,引导企业打开边界,延伸拓展招引上下游产业,以软件产业优势,结合都市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及前沿技术,实现数据链、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联通、融合以及闭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生态圈。构筑新兴产业生态体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紧跟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车载操作系统、高端工业软件、虚拟数字人+直播等一批产业新赛道,坚持软硬结合、双轮驱动,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步发展,完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多样性。加强数字经济要素保障。以数字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放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影响力,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与深度场景运用,创新发展数字服务贸易,探索可复制可推广赋能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人才高地,建设省级数字经济人才城,构建数字人才培养与输出、线上交流与线下融通的新模式。开展科学家集聚计划,推行“首席数字官”制度,加快实现数字人才随产业流动,向数字产业随人才聚集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