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省制造业规模和质态不断提升,2022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占全国13.7%、全球近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3%,居全国首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89.1,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报告》显示,我省制造业聚焦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聚力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目前16个省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左右。我省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班,发挥部省对接、跨省协调、部门协作、省市县协同等机制作用,推动省内外600多家重点企业的4000多家关键供应商稳定生产,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不断提升;实施产业链备份、上下游协作等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汽车芯片攻关应用、整零对接、集成电路芯机联动等工作,协调解决“卡点”“堵点”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此外,我省深入推进“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强梯度培育、融通发展,强化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领军企业快速发展,建立107家引航企业培育库,2022年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大企业(集团)达190家、净增18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库扩至3.8万家,新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8家,累计分别达1504家、186家。要素保障不断强化,统筹运用多项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精准施策支持制造业经营主体发展,2022年,聚焦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500亿元。
我省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雄厚的基础实力、完善的配套体系和部分领域的领先优势,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报告》认为,我省制造业增加值率长期徘徊在24%左右,产业形态总体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仍受制于人;面临的国内外约束日益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断攀升。
为此,《报告》提出,坚持以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以“1650”(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总抓手,深入推进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从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布局跟踪未来产业三个方面入手,全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体系。同时,坚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并重,提高产业竞争力。顺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共性技术及基础产品攻关和成果转化。坚持政府与企业双向发力,打造优质本土品牌企业,培育一批像恒力、亨通这样有话语权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鼓励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深耕细分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