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船如何破浪前行?这是外界对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关注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去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彰显了“压舱石”担当。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该如何加速跑起来?
苏州作为典型的工贸联动城市,去年全力克服外需下滑影响,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向好。这背后,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
“其中就包括了发展动力的转型。苏州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23年实现了‘三个千亿’: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R&D占比4.1%),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企业技改投资接近千亿元。”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介绍。
今年,苏州的科技创新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10%以上。“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大市、制造强市,苏州更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这方面主动作为、率先突破。”吴庆文说,苏州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工程,狠抓数实融合,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引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塑造苏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常州正以“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决心,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大步伐。“常州土地空间小、资源少,实现这样的发展归功于实体经济的带动,源自科技创新的驱动。”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市长盛蕾说,常州紧跟国家战略,坚持长期布局,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输变电,到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动力电池,2019年下线第一台新能源整车,再到当下探索能源互联网,形成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我们正着力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万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朝着‘新能源之都’目标奋进。”
“大块头”撑起“一片天”,“小个子”也能迸发大能量。后发先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连云港的殷切期望。去年,连云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4%。
“要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表示,对于连云港而言,要以更大力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积极培育低碳能源、深远海开发、生命健康、通用智能等未来产业,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拼经济、促发展,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要协同发力。
“我们将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强化活动引领、政策支持、载体支撑和服务加力,深入拓展‘苏新消费’系列活动,创新消费新模式、新办法、新路径,促进我省消费市场回升向好,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省商务厅厅长陈涛说,全省将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谋划金融助力促消费活动,针对汽车、家居、油品等大宗消费,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带动性强、关联度高,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我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把交通运输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领域和重要载体,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提升区域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全国人大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说。
“去年以来,我们与省交通运输厅共建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整体交通功能提升的思路已经明晰,以大交通引领大开放的空间有望打开。”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市长万闻华说,泰州正通过推进高铁、高速、过江通道项目建设提高交通节点城市地位,通过港口功能完善、多式联运壮大和物流体系提质促进要素流动集聚,探索形成多点落位、耦合并进的城市群发展范式,加快结成产业朋友圈、城市合伙人、幸福共同体。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需不振环境下,来自江苏的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当前,中国光伏产业作为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工业门类之一,正逐步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要成就世界领先的优势产业,除了掌握关键技术外,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通过发起成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协同,推动形成共商共建的高质量发展行业新生态。”
江苏的外资规模连续6年保持全国首位,过去一年外贸进出口顶住压力逐季向好。“我们正加快外贸创新发展,开展优品行全球行动,扩大跨境电商、绿色低碳产品等新增长点,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以高质量的外资项目助力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陈涛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让很多代表感到自己的企业找准了发展方向,也更提振了信心。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可喜的、看得见的变化,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生产更加绿色环保,产线更加智能高效,企业的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说,万顺集团在未来产业布局转型中,将更加深化企业改革,深化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研发,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强车间和工厂智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