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 
4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4 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
4 铁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4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
4 海洋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
4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
4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哈尔滨深度布局机器人产业 掘金“工业4.0”

内容来源:东北网      浏览次数:1910      更新时间:2015-04-03

    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基本上来自于科幻电影。那么,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究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今年是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theAssociationfortheAdvanc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组织首次在冬天举办旗帜性年会:AAAI2015大会。鉴于此,我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关问题。

  3月31日,记者走进位于哈南机器人产业园的海鹰机器人生产车间,第一眼就会看到3只形如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中“大黄蜂”般的机器人,它们会用略显笨拙的举止热情地向你打招呼。

  作为服务机器人的新产品,几天后,这些冰城制造的“大黄蜂”会被运往分布于全国的机器人餐厅,成为一名永不休息的“迎宾员”。

  稚嫩、热情、不知疲倦的“大黄蜂”,正是哈尔滨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的一个缩影。

  在连续6年20%以上高增长速度的驱动下,崭新的机器人产业犹如本领强大的变形金刚,装配出引领“哈尔滨制造”走向“哈尔滨智造”的动力引擎。

  如何走出传统装备制造业衰退的阴影,传统工业升级的驱动力源自哪里?在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机器人”正在开启打造冰城版“工业4.0”的新传奇。

  谁也无法预料,今天举止笨拙的“大黄蜂”,会不会成长为明天冰城工业的“擎天柱”?

  “展达模式”

  传统制造业嫁接“智能大脑”

  传送带机器轰鸣,机械手上下翻飞,一片片零散的瓷砖很快被包装成整齐的“砖垛”—在哈尔滨展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调试中的“瓷砖机器人全自动包装线”展示出惊人的工作效率。

  “这台机器人是我们为福建一家瓷砖生产商定制的,早晚班各需3人值守,就能干出原来60名工人的工作量。”展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发说,“公司去年才成立,现已接到1.5亿元订单,预计今年产值会达到5000万元。”

  2014年1月17日,在哈尔滨市科技局的“撮合”下,哈尔滨展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展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为发挥各自专长,将技术优势与制造优势有效结合的成功典范。

“哈重型”从事传统装备制造业,主要从事散状物料装卸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长期以来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较慢,设计制造周期长,市场需求萎缩,利润低,企业竞争力不强;而“展达机器人”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擅长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在生产加工方面实力较弱。

  “他们的合作相当于在健壮的躯体上嫁接了一个“智能大脑”,实现了双赢。”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滨说,“更重要的是,这种取长补短的深层次合作把转化的成果留在了哈尔滨,推动了哈尔滨市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改造。”

  事实上,展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良好发展前景正是近年来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在政府扶持下迅猛成长的一个见证。

  《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从2008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2008-2013年,机器人产值由7.4亿元增长至18.5亿元,年均增长20%。

  目前,哈尔滨市已有机器人研发及生产企业57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博实、四海、华崴、哈焊所4家,被称为“四小金刚”,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有哈量、行建、展达等9家。2012年,哈尔滨市在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机器人产业园,辟建了“哈工大机器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哈南机器人孵化器”,已有34家机器人企业和来自于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黑科技等大学的一批机器人项目入驻。2014年以来,市科技局累计资助机器人焊接生产线、餐饮服务机器人、AGV智能导航运输机器人等18个项目,安排资金近2000万元,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机器人创新产品,在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的同时,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到2020年,哈尔滨市机器人总产值可达100亿元。从绝对值上看,机器人产业占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例并不高,但它代表了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增长。”姜滨说,“在完成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的转型中,机器人产业犹如一双翅膀,将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机遇窗口

  打造“哈尔滨智造”正当其时

  “哈尔滨市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市科技局局长于沐琳说,“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得以深入融合,全球机器人产业步入了迅猛发展时期。这也正是以机器人产业拉动"哈尔滨制造"加快向"哈尔滨智造"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

  在机器人领域,哈尔滨拥有先天优势。目前,哈市从事机器人领域研究的大学、院所有6家,拥有国家级实验室2个、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人员300多名,5年来承担机器人领域国家级项目200余项,机器人技术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为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和智力支撑。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建有机器人研究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59项,在空间、工业、医疗、智能服务等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深海探测、水下智能等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现场空间曲线切割和焊接机器人、医疗康复系列机器人等方面拥有较强研发实力。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发的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项目已步入应用阶段。

  —黑龙江科技大学成功研制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熔化3D成型机,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牙齿/骨骼打印。

  —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大型农用无人机可实现作物长势、土壤养分、病虫害及产量监测的无人作业。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自动焊接生产线、焊接工作站、超大厚度铸钢火焰切割机等方面领先全国。

  “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以哈工大为代表的大学、院所的科研实力和哈尔滨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全市实施成果转化的机器人项目中近90%与哈工大相关。同时,向外省市转化的民品机器人成果几乎都出自哈工大。”于沐琳说。

  从创建企业的数量来看,全国以哈工大为依托的机器人企业有40家,其中哈市28家,占70%;外地12家,占30%。截至目前,哈工大机器人成果在全国转化并实现经济效益(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其中哈市7家、外地6家。

  “国内其他省市与哈尔滨市在机器人技术资源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出资与哈工大开展合作。近期,天津市以规划60亩商业用地、出资2000万元的议价条件,邀请哈工大家用机器人项目入驻。”于沐琳说,“让以哈工大为代表的大学、院所发挥技术优势,把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哈尔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机器人

  引领冰城进入“工业4.0”

  2012年前后,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概念。所谓“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不可绕开的必由之路,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其进步在于利用互联网激活了传统工业,更大程度地降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更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将流通成本降到更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说,“哈尔滨传统装备制造业可谓大而不强,要想整体升级进入"工业4.0"时代,最有效的突破口就是机器人产业。”

  几乎与“工业4.0”提出的同时,以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的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资本市场上的精彩一跃,成功在中小板上市。

  目前,博实公司已是国内第二大、省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2014年,博实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6.07亿元,在《福布斯》公布的2014年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中位列第34,是我省唯一入选的上市企业。

  在博实公司的车间里,一张插满小红旗的世界地图引人关注。“我们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在相应地址插上一面小红旗。现在红旗不仅插遍了国内,也插到了俄罗斯、越南、泰国以及非洲的众多国家。”博实公司董事长邓喜军说,“一套全自动机器人码垛生产线的利润可达30%-60%以上,远高于传统装备制造业3%-5%的利润。可以说,智能制造业的收益是传统制造业的10倍以上。”

  据统计,2013年中国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拥有量是23台,全球平均水平是58台,中国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40%。近10年以来机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前者的比价优势愈发突出。

  于沐琳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年轻劳动力短缺将是一个中长期现象,因此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将是大势所趋,“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哈尔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让更多的"博实"涌现出来。”

  2014年初,为支持大学、院所机器人科研人员的创业愿望,将高端人才、优秀成果留在哈市,市科技局提出了依托哈工大成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议,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

  当年年底,省市共同出资与哈工大合作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哈尔滨市建立的哈尔滨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成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重要组成部门,并获得市科技局500万元资金的支持。

  “机器人产业集团将针对哈工大具有产业化潜质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通过聚集资源,形成集团化发展模式,带动哈南机器人产业园快速成长。”李瑞峰说,“尽管国内争相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但毫无疑问,先行一步的哈尔滨已经拿到一手好牌。”

  在以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门槛前,深度布局的哈尔滨蓄势待发。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