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的方向是智能制造。”
在昨天开幕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上,工业智能制造方面的专家均明确指出了这一趋势。
听了近4个小时的高峰论坛后,一直坐在台下忙着记录各类专业术语和数据的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九星,觉得自己“踩在了点上”:“智能制造,它是通过数据建模,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为产品生产找到一个最合适、成本最低的制造模式。我们企业的生产线就是按智能制造线来打造的。”
在他看来,“这肯定是一个大趋势。”
余姚推动85%以上规上企业“机器换人”
就在这几天,翁九星刚刚完成了智能柔性生产项目的生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就是在一台(套)设备上完成多任务操作。它包括一条流水线和一套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其中流水线可以实现几种产品共线生产。”
不仅是翁九星,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已经涉足“机器换人”。
“我们开发研制的一套自动化设备,目前已经进入第5代,由开始的单台发展到目前10台串联,将人工从20人减少到3人,工序时间从8秒缩短到4秒。”宁波普利达智能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燕智透露,得益于智能制造,“一季度已经实现销售额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
从宁波伟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转型而来的“伟立机器人”研究院,借助余姚本地完整的塑料产业链,自主研发出了应用于注塑机上的机械手,“今年前4个月,已经实现销售3230万元,同比增长32%。”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玉方认为,“近几年,很多制造型企业逐渐意识到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
截至2015年底,余姚市共实施3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重点项目334个,其中已竣工148个,总投资25.4亿元,人均产能提升4.6倍。
就在昨天开幕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余姚宣布,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50亿元,打造“机器人小镇”。这也将是我国首个“机器人小镇”。
这对翁九星而言,“是一个新的机会,更多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将落地宁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根据《加快推进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到今年底,余姚市将推动全市85%以上的规上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并累计完成投入100亿元,完成重点专项超400项。
到2017年全省将培育50个智能制造特色小镇
与余姚相比,绍兴柯桥的“机器换人”同样十分迫切。
“换,还是不换?”绍兴华茂化纤副总经理高安洪坦言,“如果换,一次性设备投入费用及后续维护成本太高,利润也很微薄;如果不换,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不过,高安洪意识到“机器换人”的紧迫性,“购买了很多进口加弹机,包括德国原装进口的巴马格机台46台,日本TMT公司33H机台42台,目前已经投入了3000多万元。如果这些设备能国产,肯定能节约很多成本。”
陈燕智看到了这个尴尬的处境:“‘机器换人’或者智能制造的门槛相对较高,这会让很多企业犹豫不决。”
就在不久前,陈燕智为一家管件企业研发了“管件自动化成型”生产线,这也是国内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管件自动化成型生产线,“国外同类产品的售价高达400万元,在‘普利达’只要200万元。今年,将为这家企业定制一个车间17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
目前看来,智能制造以及“机器换人”所带来的红利开始呈现。
截至去年底,杭州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595个;杭州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03.30亿元,增长5.4%,其中高新技术增长9.8%,快于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72.8%。
此外,去年宁波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率已经达到17.9万元/人,同比增长9.8%;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工却同比下降8.9%。
这些都为浙江制造实现智能化制造打下了基础。
根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规划,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平台,培育50个智能制造特色小镇,10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相关新闻
传统家居向智能制造转型 嘉善企业布局智能仓库
本报讯(驻嘉兴记者陈建芳)“这里正在建造一个智能化立体仓库。在普通的仓库中找货、运输,需要由工人开着叉车去操作,但智能化仓库不需要,每件产品早在下单之初就已经生成了定位信息,仓储时按照定位自动存放,出货时会自动出来,既节省了人力,又降低了错误率。”嘉善索菲亚家居(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美荣指着厂区门口5000平方米的工地说,“这是‘索菲亚家居’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的一个重要尝试。”
据了解,这个拥有7200多个货架的智能化仓库,存放的每一个产品都将有可追溯的二维码。“我们将智慧因子注入了传统行业。”高美荣打比方说,“索菲亚家居”的客户只需要在网上下单,就有客户经理登门沟通;以往,客户经理要带着样品展示给客户看;但现在,平板电脑里有着各种颜色、材质、风格的木料资料,客户可当场看到模拟效果并选择。同时,“索菲亚家居”还引进了智能化系统,尺寸测量的准确性比传统方式提高了30%至50%。
在“索菲亚家居”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数人在操作电脑,取代工人的是12条高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高美荣算了一笔账,在引进自动化流水线之前,800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3万件板材,但这之后,500人便可生产5万件。
据悉,“索菲亚家居”自2013年落户嘉善以来,销售额从2013年的1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7.8亿元,预计今年将实现10至11亿元的销售额。传统家居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智能制造和工业4.0是一条很好的路径。”高美荣透露,未来3至5年,“索菲亚家居”将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力争将生产效益再提升50%,人工成本再降低30%至50%。
据了解,嘉善县去年率先提出“互联网+智能制造”战略,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全县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已实施76个,完成投资22.78亿元,计划减少用工近4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