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文 |
|
|
|
|
实现双重目标 化纤行业推绿色认证 |
| 内容来源:中国工业报 浏览次数:1635 更新时间:2016-09-20 | 在绿色生产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十三五”引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大背景下,化纤工业如何借助绿色生产缓解当前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化纤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化纤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化纤行业协会日前给出了一个重要的答卷:推出“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并公布了首批8个通过绿色纤维产品认证的企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指出,绿色纤维标志认证这一行动,旨在以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为重要抓手,适应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绿色发展的践行之中,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不仅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健康的纤维材料,还要努力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无污染绿色发展,进而实现企业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 绿色制造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50%,其中化学纤维的使用量在我国已经超过了80%,在全球也已经超过了70%。因此,化学纤维是纺织工业实现绿色制造的最重要源头。“可见,我们的化纤行业如何转型实现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循环发展,是关乎我们纺织工业能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创造竞争的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纺织强国的大问题。”高勇指出。 然而,中国化纤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两大挑战,4800多万吨的化纤产量,90%的原料来源于油气,而我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0%,因此,无论从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考虑,必须开发可替代化石资源的新的化纤原料。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是一个不能绕开的话题,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开发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导的绿色纤维认证工作全面开启,旨在推进我国化纤工业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和循环发展,在绿色转型升级中实现新的跨越,更好地体现化纤工业的社会责任。”贺燕丽总结说。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环保处处长雷文充分肯定了绿色纤维认证工作。他介绍说,工信部积极推进工业产品绿色设计。2015年,工信部启动了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绿色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发布了两批共99家绿色设计试点企业,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万事利等7家纺织企业正积极创建绿色设计试点示范。另一方面,工信部初步建立起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目前,绿色产品评价通则、标识等4个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已发布。 来自企业的可贵实践 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可循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产过程低碳环保、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或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化学纤维。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以及原液着色化学纤维三大类别。绿色纤维认证的试点工作始于2016年3月,至今已有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浙江金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安兴环保彩纤有限公司、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部分大类产品通过了绿色纤维产品的认证。 生物基化学纤维包括生物基再生纤维和生物基合成纤维,它们均以动植物为原料,大部分生物基化学纤维同时具备生物可降解的特性。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生物基聚酯等是当今开发的热点。 海斯摩尔就是一家典型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品的知名企业。每年我国数以数十万吨计的虾蟹壳废弃物吸引着海斯摩尔对此展开研究并成功将其纺制成用途广泛、附加值颇高的壳聚糖纤维。该纤维是自然界中惟一带正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天然抑菌、防霉祛臭、快速止血、吸附螯合等优异的功能,利用其广谱抑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安全性,已在医疗、卫生、航天、军工、过滤、服饰等六大领域开发出上千个新产品。 据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介绍,废弃的虾蟹壳回收每吨市场价值在万元左右,将它们加工制作成壳聚糖,无论是片状、颗粒状或粉状,产品价值可以增加十倍;再制作成海斯摩尔———纯壳聚糖纤维,这个过程还可以实现产品价值的十倍增长,达到百万级的水平;以此类推,加工成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生物医疗产品,如医用的外科植入膜类产品、手术缝合线等高附加值产品,海斯摩尔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实现十倍的增值,达到每吨千万元级别。“这也让概念中的生物基绿色纤维走向市场毛利制高点,打破了传统化纤产业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毛利的困境。海斯摩尔的市场应用印证了绿色纤维的市场空间及未来需求。”胡广敏说。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是以废弃的聚合物材料为原料,经化学法、物理法或化学与物理兼顾的方法,对废弃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制造出性能上能媲美于原生纤维的高品质再生纤维。它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废弃品,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废旧聚合物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循环、低碳与高附加值的统一。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从事废旧聚酯回收再利用产业,潜心于废旧聚酯纺织品再生技术、工艺设备及功能再生纤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公司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四十余项、高新技术产品7项,产品性能优良,功能突出,环保安全,可回收循环再利用。优彩推出的超强耐腐蚀抗老化土工用布纤维、超粗弹模纳米复合纤维、高温高压不褪色环保纤维、高强高伸复合功能纤维等四款绿色纤维新产品,已经使用在高铁等工程建设领域、覆地材料、汽车内饰、带电及抗静电作业服装等领域,并广受好评。 另一家再生纤维领域方面的领军企业是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其专注于废弃涤纶纺织品的高质化综合再生利用。针对工业废弃物、纯纺废旧纺织品、混纺废旧纺织品等不同的回收来源,绿宇环保制定不同的回收利用方案。目前已经自主研发形成了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降解法等系列化再生利用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纺织品原料、加工、应用、废弃到再生的全循环。从源头到末端的设计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则,构建了纺织纤维从摇篮到摇篮的多级多次闭合循环工业体系。绿宇环保再生新技术的应用为废旧纺织品的高质化利用创造了条件。高温脱挥、液相增粘、高精度过滤、精制再聚合等工艺过程的实现,确保了再生产品的品质可达到原生产品的水平,拓展了再生产品的应用领域。目前绿宇环保的再生聚酯切片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涤纶长丝、涤纶短纤、防粘法无纺布、BCF地毯丝、流延膜吸塑材料等诸多领域。 原液着色化学纤维是利用色母粒通过在线添加等先进工艺技术制备的一种免印染的有色纤维,它颠覆了传统的染色工艺,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和污染。工艺的灵活性为市场提供了更广的色谱,此类纤维制成的面料着色均匀,避免了常规染色工艺易产生的色差、色斑、色花等染色缺陷。 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是美达锦纶,其下游厂家广东新会新锦纺织有限公司面料开发工程师陈可护表示,采用美达锦纶的原液着色聚酰胺绿色纤维开发的一系列面料,一方面减少污水、废气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产品环保的理念也更吸引欧美大客户,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 分享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