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机械工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已跻身世界机械工业大国行列。在我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迈向强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工业标准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一个由7587项国家标准、9234项行业标准构成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建立了一个主要以133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2个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平台,吸纳1万多名专家参与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队伍。机械工业标准化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便利贸易流通、促进新技术传播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已成为促进机械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但随着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融合发展,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不适应、跟不上”的问题更显突出。具体表现为:标准体系存在系统性和协同性不强、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装备领域相关标准缺失、产业共性基础标准制修订相对滞后。标准化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薄弱,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标准制修订计划完成率不高,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超过了标准制定的速度,标准及时有效供给不足。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多,我国标准国际认可度还不高。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推进《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施,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战略全局,以推进机械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为主线,以提升标准适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实施,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推动机械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以标准化改革为契机,推动标准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和服务,提高标准化效益。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发挥标准引领和规范作用。
需求引领,突出重点。围绕机械工业战略任务和重点,统筹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标准化工作重点领域,合理安排标准化科研和制修订项目,满足机械工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需要,提升标准化与机械工业发展的契合度。
包容开放,协调发展。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提高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机械工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标准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
主要标志:——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协调配套、覆盖全面、适应机械工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完成整合,推荐性标准逐步向公益类标准过渡,培育和发展一批团体标准。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标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参与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明显增加,安全、环境以及适用于国际贸易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逐步实现同步,主要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
——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标准化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完善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高效的标准化服务网络,标准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新型标准体系
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构建新型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按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机械工业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计划项目评估,把强制性标准范围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之内。对不再适用的强制性标准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对确有必要强制的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逐步整合精简为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精简,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容科学的新型机械工业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
优化推荐性标准体系。开展机械工业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清理,明晰推荐性标准制定范围,厘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间的关系。机械工业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重要产品、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通过加强标准复审工作,及时淘汰落后的标准;加大标准修订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标准水平,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结构,把推荐性标准逐步限定在公益类范围内。通过整合推荐性标准,缩减其数量和规模。
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和引导依法成立、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团体,按照《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协调相关市场主体,根据机械工业发展需要与技术创新趋势,共同制定具有市场活力的团体标准,补充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覆盖更宽、技术更深、要求更高、指向更准、时效性更强的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机械工业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开展制定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探索机械工业团体标准发展规律。
(二)加强机械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机械工业强基工程的标准化需求,实施工业基础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机械工业基础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领域急需标准制定。一是在高档数控机床、电子专用设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围绕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以及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点开展高速高精齿轮及传动装置、高速轴承、高压液压件、高强度高可靠性紧固件、高速高精度抗疲劳耐磨损耐腐蚀链传动系、高应力抗疲劳轻量化弹簧、高性能高可靠性联轴器与制动器、高速高精度及长寿命带轮与带传动系统、高稳定高性能管道密封连接件、高密度高强度粉末冶金零件等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定。二是围绕发展有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先进制造工艺,开展金属成型、金属加工、热处理、锻压、铸造、焊接、表面工程等基础工艺标准研究与制定,全面提升基础工艺水平。三是围绕系统解决设计、材料、工艺、检测与应用标准的衔接问题,推进“四基”领域综合标准化。鼓励主机企业积极参与“四基”标准制修订和应用验证,率先使用标准化的新产品,扩大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相关标准在主机行业的应用。四是系统制修订液压件、紧固件、弹簧、密封件等量大面广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标准。
(三)加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以提升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水平为目标,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强智能制造参考模型、关键术语和定义、语义化描述和数据字典、数字化车间(工厂)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控制网络、集成与互联互通、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物理安全、系统能效、可靠性,及传感器、测量仪表、传动与执行装置、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和行业应用等基础通用和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研制,构建先进、开放、协调、与国际接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规范、引领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的标准化需求,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支撑机械工业绿色改造升级。一是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标准研制。以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重点研制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设计评价相关技术标准;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增材制造等绿色工艺方法及装备、绿色工艺规划和绿色工艺评价标准;内燃机、机床、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标准。二是建立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围绕机械工业重点产品能耗、物耗、排放、综合利用等绿色性指标,研制绿色产品综合评价标准,为淘汰落后产品提供标准依据和支持。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加强高效电机、先进节能环保装备等重要产品标准研制。
(五)发展服务型制造标准化
根据服务型制造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标准化需求,结合机械工业服务型制造的特点,推动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推动机械工业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六)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
围绕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内燃机、环境保护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重型机械、仪器仪表等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机械工业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提升。
高档数控机床:实施高档数控机床综合标准化。依托主机企业和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关键功能部件标准研制,重点制修订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军工行业配套的智能机床、智能生产线、智能柔性线、智能制造单元等智能高档数控机床标准,以及中高档数控系统、滚动功能部件、主轴部件、数控动力刀架、数控转台、动力卡盘、大型刀库等关键中高档功能部件标准及数控机床切削用硬质合金材料、线切割材料标准,提高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高可靠性、高精度保持性等指标。加强产业链相关标准化的协调与统筹,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专项配套标准制定。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机床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强化机床高新技术和安全标准贯彻实施,在机床设计、制造和验收等全过程执行绿色、节能标准。
机器人:重点制定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术语、通用要求、设计、接口、通信、测评、安全、软件、可靠性、模块化等基础共性标准。加快完善现有工业机器人整机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喷涂、打磨抛光、焊接、装配、搬运、移动等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技术标准。
电力装备:依托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产业化示范应用,研制节能环保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相关标准,促进火电机组超净排放和优化运行。完善燃气轮机标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检测监造等通用技术标准。依托百万千瓦水电示范项目,研制大型混流式及低水头贯流式水电机组标准。研制适应我国特殊气候条件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标准,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标准体系。完善通信用燃料电池标准体系,加强可靠性、耐久性方面标准研究。
开展太阳能发电用半导体材料、火力发电用钛合金材料、风力发电用稀土永磁材料、铜铝复合导电材料、铝合金电缆标准研究。
加强液流电池、钠硫电池、抽水蓄能等电化学和物理储能技术标准研究,重点开展关键部件测试和系统在线监测标准研制。开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装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装备、电力电子成套装备、多端直流工程技术与装备、高电压大容量直流断路器、高电压等级超导输变电设备和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和电力机器人等方面标准研制工作。
农业机械:实施农业机械综合标准化。围绕从产前到产后的全产业链,研究建立结构优化、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装备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复式作业机具、核心零部件标准;大型、高效、多功能联合收割机及其关键零部件标准;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业机械装备标准;采用智能决策、精准控制、信息收集等先进技术的农业机械装备标准;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装备及其关键部件标准。建立农业机械装备标准化与农艺协调发展的科研机制,及时在标准中反映新农艺的要求,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
内燃机:重点加强安全、环保(含噪声、振动);节能(能效等级和评价、燃料经济性、替代燃料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等);整机及关键部件质量控制(可靠性、质量分等、寿命评价等);整机及关键部件系统智能化、模块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内燃机排放控制和后处理系统;高效涡轮增压;先进高效过滤、进排气、热管理系统、流体输送系统;基础测试装备;船用柴油机和通用小汽油机领域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环境保护机械:大气净化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脱汞及脱碳设备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减量化运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安全智能化管理标准,以及有机物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及辅助处理设备标准;水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水体污染治理用装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及回用装备、工业废水和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及回用装备、水质在线监测装备标准。
工程机械:重点加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标准、冬季道路除雪除冰设备标准、建筑机械和土方机械重点产品可靠性标准、土方机械关键零部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通用机械:压缩机领域,以压缩空气系统能效标准、煤层气压缩机标准、水蒸气压缩机标准、螺杆压缩机标准等为切入点,全面建设和完善压缩机标准体系;泵领域,重点制定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工业用屏蔽电泵,磁力传动泵,脱硫循环泵,转子泵,油气混输泵,泥浆泵,聚合物注入泵,压裂泵,气动隔膜泵等标准;阀门领域,围绕应用领域,重点加强石油化工用大口径闸阀、夹套球阀和蝶阀,电站高低压旁路阀,锅炉再循环系统最小流量阀,供水引水工程用流量调节阀、大流量旋流消能调压阀,天然气集输工程用高压平板闸阀和截止阀、输油输气(高含硫介质)内喷涂耐蚀合金管线阀门,石化炼油用脱硫脱硝阀门、高温电动闸阀、高温液动蝶阀等标准,以及航天工程用高压和极高压氧气阀、舰船用阀门电动执行装置等标准。
重型机械:矿山机械领域,重点加强产品可靠性考核通则和主要关键设备及量大面广产品的可靠性评定方法标准,天然石矿山开采设备、大型露天矿开采设备、矿山安全救生装备和矿井提升保安系统装置等领域安全标准,产品的节能节材和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大型矿山机械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电液传动与控制技术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冶金设备领域,重点加强高效节能低成本的洁净钢生产技术装备、高强钢高等级特钢型材高质量合金钢板(带)的轧制设备和热处理设备、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专机专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起重机械领域,重点加强安全与节能标准、在用起重机械使用与维护标准、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连续搬运机械领域,重点加强移动板式输送机、弯曲板式输送机、链斗式输送机、垂直螺旋输送机、双螺旋输送机等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物流仓储设备领域,重点加强单元化集装器具与设备、货架类设备、高速分拣设备及辅助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仪器仪表:试验机领域,重点研制复合加载试验机、动态协调加载试验系统、长时疲劳蠕变试验机、多环境综合试验台等产品和检测方法标准;实验室仪器领域,重点研制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家重点专项研究过程中所需的高端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重要产品标准,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多维度系统评价参考模型和评估标准。
(七)推动标准实施
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积极推动标准应用于产业政策措施制定,服务于宏观调控、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引导企业把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创建知名品牌。鼓励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鼓励建设标准试验验证平台,促进产品标准认证认可。加强标准化教育,强化标准意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共同推动标准实施。
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做好反馈信息的分类处理。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实施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运用监督抽查、认证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八)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水平
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程度。充分发挥国内对口单位和相关技术支撑机构的作用,全面跟踪研究与我国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动态,加强与国际标准分析比对,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提升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的国际接轨程度,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增强产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提升国际标准参与程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尽早介入事关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充分反映我国利益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围绕国家重大技术专项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积极将我国集技术、产业和市场相结合的自主技术标准推向国际,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提升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积极开拓国际标准化新工作领域,争取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鼓励我国专家担任技术机构主席、工作组召集人、项目负责人及注册专家,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进我国技术标准在国外推广应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为重点,加强组织协调,聚焦电力设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大装备的走出去和机械工业重点领域对外贸易的需要,成体系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把我国技术标准推广到重点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国际事实标准。
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基本规则、程序和语言等方面技能的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培养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标准化专家团队,确保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持续性;探索建立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有效性;完善国际标准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动态管理,为国际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九)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
坚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拓展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标准实施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完善标准化技术组织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对接机制,打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帮助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帮助出口型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中小微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培养标准化人才,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标准化宣传工作力度
大力宣传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先进典型和突出成就,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扩大标准化影响力,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二)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整合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加强跨领域、综合性联合工作组建设,推动产业上下游联动、主配牵手。提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广泛吸纳行业、地方和产业联盟代表。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行,严格委员投票表决制度。开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培训,提升委员标准化专业素质;建立完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价和奖惩、退出机制。
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围绕标准立项、研制、实施开展全过程评估,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高标准制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再造标准审批流程,落实标准复审要求,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快标准更新速度。
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标准化信息资源,建立机械工业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
(三)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
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完善标准化与国家科技计划紧密结合机制。在项目设计、立项、实施和验收各阶段增加对研发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设备可用性及产品寿命等标准化指标因素,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提升技术标准的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快速推广应用。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等领域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加强标准化人才、机构、组织等资源的整合协调,通过聚集机械工业领域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资源,为先导性、创新性技术标准研制、应用与国际化提供服务,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建立标准化多元投入机制
标准化工作经费实行分类投入方式。国家财政重点保障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经费,对基础共性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长期、稳定地给予工作经费补助;对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和领导职务的,应予以资助。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经费,由标准制定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筹集,政府择优给予补助。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以不同的投融资模式投资标准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