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工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双方共同主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2月6日至8日在南京举行。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花落江苏,折射的是江苏这个制造大省,积极面对并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追求:将“江苏制造”升级为“江苏智造”,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智能制造”,
为何被各国寄予厚望
“智能制造”,简单理解,就是应用新技术新手段,让“制造更聪明”。
记者曾经到我省著名中药生产企业康缘药业采访,在其智能生产线上看不到一个操作工。借助智能平台,该企业实现了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产品质量在线监测,产品质量均一性提高了5%以上。
目前,我省不少企业正在积极探路智能制造。在徐工集团,通过一套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远程采集分析用户使用信息,从而根据客户需求特点研发设计个性化产品,开拓细分市场,增强了有效供给能力;兴澄特钢采用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在线监控并实时调节煤气质量,煤气损耗减少约20%……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核心所在。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竞争焦点。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在一段时间内都连续制定了国家级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而这些规划当中,不约而同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可以说,智能制造决定了未来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是整个制造业重塑的核心和关键。”
制造大省,
发展“智造”有需求有优势
江苏是民族工业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制造业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江苏抓住机遇,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副省长马秋林介绍,截至目前,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439户,今年1-8月完成销售收入10.11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2.7%和14.1%。我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是,江苏的制造业还是以传统产业居多,具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偏少,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
“江苏有发展智能制造的强烈需求。”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认为,近年来,江苏的经济发展正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动力在弱化,需要寻找新动能。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占GDP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江苏2015年这两个比重仅在50%左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另外,全省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34,而在日韩是1:8,说明江苏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非常高,需要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发展。
近年来,江苏从引导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层面“破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合力推进,取得初步成效。在我省目前已创建的289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中,一线生产人员平均减少20%,人均产出平均提高15%。
升级“制造”为“智造”,
路径在哪里?
发展智能制造,江苏如何发力?
马秋林表示,我省推进智能制造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书面调研我省建设智能车间、推进智能制造工作,李克强总理在国办呈报的《江苏省加快建设“智能车间”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地见效》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
“推动‘江苏制造’升级为‘江苏智造’,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从制造业发展规律看,发展“智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推进,从智能的单元到智能的生产线、智能的车间、再到智能企业。江苏在实施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上,着重强化了两大计划:一是企业装备升级计划,一是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前者,正是从单元做起,通过数字化应用来提升装备水平,规划到“十三五”末,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后者,特别强调互联网技术对重点工序的提升,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达到60%。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强调企业示范引领。参照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相关条件和标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流程特点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我省科学开展示范智能车间创建工作。同时,积极营造环境,实行了“企企通”工程,让高速宽带入园区、进企业。今年1至9月,我省互联网及服务业产业增长了130.1%,充分说明智能制造在给产业升级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为先进制造发展增加了动能。江苏还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扶持,为鼓励两大计划实施,省财政拿出的专项资金达13.18亿元。
据透露,在工信部的支持下,苏南五市正在建设国家级的“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将着力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