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制造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制造业贷款连续下滑,揪紧了政府、企业和银行的心。26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条政策,从拓展融资渠道、挖掘信贷需求、降低企业成本、营造良好环境等6大方面入手,力促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强化政策可操作性
今年以来,相比于信贷投放的高速增长,制造业贷款则持续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本外币贷款净减少346亿元,余额占全部贷款总量的比重仅为18.5%,较年初下降2.2个百分点。
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心旻分析,制造业贷款连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制造业企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投资意愿减弱。二是部分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影响,出现订单减少的现象,从而导致对信贷需求减弱。三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向房地产行业倾斜,挤压了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四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间的互联互保风险逐渐暴露,不良率上升,银行趋于审慎。
《意见》内容基本涵盖制造业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可谓是“条条干货”。夏心旻说,这份《意见》的重点,是突出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比如,针对当前不良贷款风险上升,《意见》中提出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建立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分担的信贷机制等内容。针对直接融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银行探索“融资替代”后的金融需求,比如市场操作、资金管理、财务顾问、风险监控等。
倒逼银企转型升级
《意见》从全省制造业发展以及战略规划角度,提出金融服务的着力点。对于银行来说,制造业贷款应成为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要逐步提高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逐步提高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占全部工业贷款比例。
针对银行喊着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意见》给出明确答案:需求肯定有,请深挖。怎么挖?《意见》也指出方向:建立企业信贷专员制度,提高效率;加大对技术改造类项目贷款投放;支持工业企业“走出去”,提高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金融支持制造业兼并重组。
对企业来说,银行贷款虽不好拿,但市场上钱并不少。问题在于如何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意见》提出,制造业企业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拓宽股权融资方式、提高证券化水平。
“直接债务融资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降低杠杆率,这种融资方式就非常契合我省制造业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高爱武说,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可以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对体小质优的中小微企业,有中小企业结合票据、供应链融资票据可选择;对于缺乏抵质押品的企业,发行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对于转型升级的企业,可发行并购票据以满足并购重组的需要,发行绿色债券满足节能环保方面的需要等。
当前形势下,企业只有加大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才能获得各路资金的青睐。银行也只有转变传统的信贷思维模式,放下身段,才能在经济下行周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给银企营造良好环境
金融支持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协调作用。《意见》要求政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采用财政资金撬动的方式,来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企业。
“按照银行信贷要求,企业贷款到期后需要先还贷,才能再贷款。还与再贷之间存在时间差,一些企业资金周转不了,就会借助‘过桥’贷款,从而增加成本。”省金融办副主任聂振平说,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需要政府充当风险缓释器作用,给企业转型升级留下更多空间。我省从2014年创新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实行名单制管理方式,通过比例还贷、循环还贷、无还本续贷,多种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同时,政策支持各个市区县,建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重点支持贷款500万元以下制造业企业的转贷需求,省财政给予风险补偿。从2014年开展这项业务以来,累计为8900多家小微企业办理转贷。
针对制造业企业反映的申请贷款中间环节多、收费高、难度大等问题以及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等现象,聂振平说,全省将开展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制造企业贷款专项检查。
除此之外,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韩召迎介绍,今年将放大省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小微创业融资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池将扩大到20亿元,重点是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资金池’要实现省内全覆盖,每年撬动科技型企业融资100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