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 
4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4 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 
4 铁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4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 
4 海洋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 
4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 
4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让“安徽制造”迈向中高端

内容来源:江淮时报      浏览次数:1570      更新时间:2016-11-07
       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真正创造价值的产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供给能力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当前,安徽省仍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徽省工业面临“做大、做强、做优”三重任务。以工业强省建设支撑实现创新型“三个强省”目标,需要全省上下、社会各界戮力同心、合力同行。安徽省政协日前举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界别协商会,与会委员们通过调查研究,就安徽省传统产业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安徽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传统产业仍然是安徽省财政贡献的大户,吸纳就业的大头。一组数据说明了情况:钢铁、煤炭、有色、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增加值仍占全省工业总量的75%,实现利润占65%,创税占80%,吸纳就业占80%左右。 

  面对宏观经济调整大背景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奋图强的安徽省传统产业如何应对产业升级,补齐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质量和服务跟不上升级变化“短板”,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重新定义“安徽制造”,以实现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视察时提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殷切期望,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一道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把政府决心转化为企业行动 
   
  作为“调转促”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工业提质增效。2016年,安徽省将组织实施技改项目3000项以上,其中投资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000亿元以上。整个“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规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左右,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民进安徽省委通过调研指出,目前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有些人对“去产能、去库存”更在意,认为传统产业去产能的任务已经非常艰巨,比如目前安徽正在压减钢铁产能有400万吨左右,结合转型升级,低效产能削减压力较大。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降成本、补短板”,还要求在产品端增加新的高品质供给。 
   
  相对“去产能、去库存”而言,“降成本、补短板”要求的技术含量更高,要求的眼光更长远。而这恰恰是制约安徽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因素,畏难观念抬头,宁愿裹足不前,也不愿冒风险一搏。 
   
  因此,把政府的“雄心壮志”转化为企业的切实行动是当务之急,这需要传统产业的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抓住“逆风而行”、“弯道超越”的大好机遇,敢于创新、勇于担当,重铸安徽经济“脊梁”。 
   
  健全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 
   
  从政策层面来看,发力点还需要精准。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指出,像安徽省制定的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安徽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还不够具体。到底是管理水平改造升级、固定资产改造升级、产品的更新升级,还是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升级?不明确容易导致着力点分散。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建议,可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将传统产业的产品更新和设备更新作为改造升级的重点范围。以生产竞争力强的产品为重点,发挥专业化优势,紧跟技术发展新趋势,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针对影响产品生产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对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产品更新和设备更新来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高效且节约成本的好做法。如长城哈弗H6汽车产销好,主要是因为企业集中力量做强SUV产品,而非其他产品和轿车项目,这样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加集中高效。 
   
  从全省范畴来看,今后安徽省需要加快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安徽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意见》应明确推动安徽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并将《意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各地市,进一步深入研究、细化方案,构建系统完备的产业改造升级转型发展政策体系。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举 
   
  “两条腿协调并进,才能走稳走快走好。”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政府仍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基础性作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者不可偏废。鉴于资金是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投入要素之一,张德山委员认为,要从要素供给上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对传统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可借鉴发达省份从财政上加大对技改资金的投入。 
   
  如广东省实施普惠性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对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新增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省市县分别按60%、50%、40%返还企业,连续执行3年。2015年-2017年三年安排238亿元,推动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 
   
  农工党安徽省委建议,安徽省今后应逐步提高技改投资占全省所有投资的比例,推动现有各类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到“十三五”期末,使本质上属于创新性投资的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省各类投资的比重逐步达到50%左右,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目前,传统产业对安徽省经济支撑作用仍然突出,因此安徽省应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统筹并举,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安徽省台联认为,关键在于传统企业一定要具备创新基因,很多时候创新是在否定过去成功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创新要让企业有生命力,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既要重视增量资本的科学投向,又要重视存量资本的优化提升,真正做到转升并重。 
   
  安徽省台联建议,今后应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列入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进行量化考核。对传统产业实行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提高各类项目资金的产业覆盖面。研究土地置换的相关政策,帮助有重大技术创新的企业突破土地瓶颈。 
   
  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在转型发展走向上,农工党安徽省委认为,今后安徽省要以智能化为引领,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改。通过智能化为引领,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建设一批智能化制造单元、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制造工厂试点示范单位。通过加大智能化提升改造的资金投入,制定细致的智能化提升改造方案,推动智能化作为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路径。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认为,安徽省应以《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为指导,大力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加快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等,推动“智能制造”。大力整合省内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构建包括智能制造与系统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示范中心等服务平台,涵盖技术研发、市场服务、投融资、人才、业务代理等各领域,着力培育“智造”生态产业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着力点。民盟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委员、巢湖市政协委员张磊建议,通过大规模运用信息技术,来带动和提高安徽省传统产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和创新上的能力,提升安徽省传统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传统产业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安徽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今后尤其是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支持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以及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高传统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张磊说。 
   
  “安徽制造”呼唤更多“徽匠”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口,提高安徽制造服务水平,实现向制造强省的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一线技工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来提升安徽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认为,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将是更多安徽品牌在历经风雨后依然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品牌魅力的“动力源”。 
   
  民进安徽省委指出,推动“安徽制造”新跨越,安徽省在传统产业拔尖人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和高素质职工队伍培养上必须有新的突破。建议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重点强化对技工、厂长、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四支不同队伍的分类培训,要将轮训制度常态化,促进观念和知识的适时更新,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目前,高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在制造、建筑等传统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瓶颈。”合肥市政协委员梁邦屏为此呼吁,安徽省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需要“工匠精神”,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要经过长期培养的。这方面还需要政府持之以恒做好人才培养工程,因为产业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产业改造升级的最终成效。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