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智能制造成为本届博览会亮点之一,众多参展商通过各自的创新成果及“智造”产品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工业品牌飞跃的契机。据了解,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562家参展商带来的工业创新技术,9大专业展、28万平方米的展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在工博会上,徐工机械总裁陆川向前来参观徐工集团展区的领导嘉宾介绍徐工的参展特色亮点和智能制造的有关情况,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赞誉和好评。“智能制造是徐工转型升级、实现高端突破的主攻方向,‘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是徐工推进智能制造的四轮驱动。”陆川介绍说。智能制造的本质是给用户提供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产品,绝不仅仅是依靠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那么简单,构建新型的制造体系,才能打通智能制造应用的“任督二脉”。
零距离“网”住全球“千军万马”
“我们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是由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和支撑制造过程质量管控的SPC平台两部分组成。基于海量数据、借助核心算法,不仅为远程智能诊断奠定坚实基础,更建立起一套设备预防性维护模型,高概率的、高可信度的命中即将发生的事件,变事后被动服务为事前主动服务,让设备无故障工作时间最大化,提升其使用效率和价值。”徐工现场讲解人员口中的这个“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是徐工将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于传统产业的一次有效探索。
凭借着对打造服务性制造业的独特理解,徐工不仅通过信息终端实现设备的基础信息采集与传输、远程控制、异常检测等,为产品的“零距离”服务提供了前提,更是将这种硬件转变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基础数据采集的桥头堡,将工况信息从主机车辆延伸至液压油缸、泵阀等核心零部件产品。目前已有40多万台设备在线入网,每天收集5亿多条信息数据,通过这些工况大数据的记录与联合分析,一方面对产品性能参数改进、工艺质量提升、工况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客户也可以进行机群管理、在线报修、保养提醒、健康分析等应用,实现了事前提醒、事中记录、事后回访的全流程服务体系,精准响应用户需求,不断拓展后市场。
解密智能工厂的“未来地图”
多年来,徐工一直致力于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输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 弥补装备制造业在基础零部件短板,“高端流体控制与执行元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就是徐工发展智能制造、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位于徐工液压件公司的高端液压流体控制与执行元件智能工厂,共有600余台的智能装备分布在12条智能化生产线,形成了智能化油缸、智能化液压阀、智能化电镀、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等5个智能化车间,核心智能装备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数控化率达到90%,国产化率80%。更为难得的是,智能工厂更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徐工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云MES管理系统。
“我们的管理者在电子平台下达生产指令,就可以远程指挥数控机床加工,生产完毕后再指挥机器人将产品搬运到AGV小车上送进仓库……”在徐工高端液压阀体柔性智能制造单元展示区,经过现场人员的演示,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移动式AGV小车、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的快速交付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MES不仅贯穿了徐工的数字化研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也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准时化配送和精益化改善。数据显示,相对于传统工厂,“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2.5%、万元产值能耗降低22.2%、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4.3%、研发周期缩短42.3%、产品不良率降低33.3%。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多次强调:“徐工集团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通过智能制造的方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输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 弥补装备制造业的短板。”他表示,徐工的目标是,在未来的5年,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三有一可”增长目标,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收尾时跻身全球行业前3强,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豪华俱乐部,为国家贡献一个“珠峰登顶”的百年徐工和世界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