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
4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4 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
4 铁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4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
4 海洋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
4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
4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坚守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省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1587      更新时间:2017-12-18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就来到了江苏徐州。总书记强调,要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实际扎扎实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总书记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深化国企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基层党建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12月14日,省委常委会强调,要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十九大精神联系起来一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为此,本报今天起推出“落实新要求 展现新作为”系列报道,聚焦各地各部门如何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对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进行再审视、再深化、再研究,推动全省上下拿出硬招实招,一着不让向前推、锲而不舍往下抓,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紧扣新要求,奋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徐州考察时的谆谆嘱托,字字千钧。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把握住实体经济,走工业强国的道路,把制造业搞上去。”在徐工集团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江苏实体经济占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道出了坚守实体经济的必要性,提供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遵循。江苏经济界企业界人士表示,要落实好总书记要求,坚守实体经济,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守发展定力,谨防“脱实向虚”

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盐城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的消息传来,让盐城人备感振奋。

“盐城作为江苏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大市,要实现从‘量大’迈向‘质强’,就必须坚守实体经济这块基石。”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表示,将坚持产业强市第一定位不动摇,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启动实施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总投资百亿元东山精密、总投资百亿元中国电子盐城信息港、印尼最大财团金光集团循环科技园和绿色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同时,坚持沿海开放发展第一战略不动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抓住近期获批中韩产业园的重大机遇,为实体经济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定力来自理性。为什么不能走“脱实向虚”之路?知名经济学家、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说,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现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能简单地模仿发达国家主要发展以科技、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做法,而要汲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和教训,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高度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平衡,坚决避免产业空心化和泡沫化。

“制造业绝不能空心化,这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条底线。”刘志彪认为,当前,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防止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过度自我循环与膨胀,以致侵蚀损害实体经济的产业基础。

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的“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的重要思想,对坚守实体、精耕制造业的江苏企业来说,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锐利思想武器。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华利达在多年发展过程中,遭遇过困境也受到过诱惑,但我们沉得住气,坚守实业发展不动摇。事实证明,我们的坚守是对的。”正在越南工厂出差的华利达集团董事长张文昌透过微信向记者介绍,创业近30年,华利达一直在实体经济领域精雕细琢,目前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服装出口企业,汽车安全气囊产量跻身全国前三甲。

坚持“质量并举”,增创江苏制造新优势

曾几何时,产量多少、规模大小,在实体经济比拼的舞台上,主导着话语权。薄利多销,刺激着昔日传统产业链的中低端竞争。正因如此,造不出质量上乘的电饭煲、圆珠笔头和马桶盖,竟成为“中国制造”的“软肋”。

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江苏制造如何实现华彩蝶变?

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认为,首先要摒弃过去“重量轻质”的实体经济发展理念,让“质量并举”的思路深植人心,以此助力江苏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

同是企业“掌门人”的徐鸿毅,这几天反复研习总书记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身为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总经理的他,对以质量变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感触颇深。2017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增长“遇冷”,然而顶着这样的大环境,上汽大通仍逆势增长了60%。“要获得用户的长期认可,关键在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过硬的质量,绝不能脱实向虚,要始终保持定力,擦亮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徐鸿毅直言。

从追求数量到注重品质,再到真正成为制造业强省,决非一日之功。可喜的是,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质量并重”的思路,正在江苏落地生根,引导着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反复琢磨总书记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旭东深感责任在肩。他说,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领头羊,苏州工业园区正加快打造产业高地,做大做强园区“2+3”特色产业体系:推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制造业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制造工厂向企业总部转型、加工贸易向内外贸一体化转型;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地标,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未来主导产业,主攻最具带动力、竞争力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力、带动力的创新型增长点。

“江苏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首先要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加劲发力,构筑江苏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

矢志“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深情回忆起总书记调研时的场景,王民说,当他向总书记介绍徐工底盘装配车间的智能化程度和产能在全球同领域最高时,他们的面前是一块电子大屏,显示着联网的设备数量,总书记正是在这块屏前询问了企业智能化的推进情况;在四工位上,一级工艺师陈亮向总书记演示操作流程:“操作者只需扫描产品条码,导航系统会自动判断产品的型号类型,引导操作者从智能料盒中拿取正确的螺栓,并进行全过程控制拧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赋予了制造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更加充沛的“脑力”与“体力”。总书记对把新兴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的高度关注,值得细细领会。

加速“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型,江苏鲜明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努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细化实化促进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

动力变革,意味着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要素须汇聚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快车道”上。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云集了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代顿大学、悉尼大学等32所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等顶级科研机构和平台,堪称“世界名校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鞭策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为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造就更强大的‘动力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丁立新说。

在无锡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军看来,要实现实业强国、制造强省,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形成实实在在的创新驱动主体、平台和抓手;同时,把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突破口,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和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让江苏大地的实体经济更加繁花似锦、结出累累硕果,决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嘱托。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