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文 |
|
|
|
|
高端制造装备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 |
| 内容来源:爱微帮 浏览次数:1914 更新时间:2014-10-27 | 教育部、财政部10月15日公布了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正式批准了第二批共24个协同创新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沈阳机床、秦川机床,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洛阳轴研科技、大连机床、昆明机床、北京工研精机、华中数控等单位共同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是面向行业产业类的协同创新中心,核心是解决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一直被业内视为制造业的工作母机。而高端机床作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利器”,支撑着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大型发电机组等关键领域的战略需求。我国机床装备行业长期以仿制和跟踪为主,导致低端过剩、高端缺位,使以上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发展受阻,受制于人。高端制造业迫切需要高端制造装备的支撑。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04专项)7个创新平台实施两年多的合作培育基础上,依据“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精神共同组建。中心于2009年开始筹建,2012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揭牌,2013年3月首批通过了教育部实地考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培育,以及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现场考察、综合咨询、社会公示等环节,中心正式成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自组建来,围绕航天、航空、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高速、精密、新工艺(3D打印与复合材料制造)三类高端制造装备,围绕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基础件与产品,完成和凝练了一批重大任务。研发了2.5m齿轮高速高效加工装备、自动换刀机械手空间凸轮五轴加工中心和六轴磨削中心,打破了禁运和垄断,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研制了神光计划非球面镜加工装备、神州飞船与嫦娥对接机构加工精密机床、核电精密加工装备;3D打印装备用户已达400多家;在数字化设计、高速主轴、精密光栅、液压元器件、嵌入智能诊断的数控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突破。 目前,中心聚集了院士8人、千人7人、973首席7人、长江9人、杰青7人、04专项技术总师1人;实施了装备制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协同企业重大制造难题,协同高校、协同企业、海外高校3方联合导师指导,本科4年、研究课程学习1年、企业实践1-2年、海外1-2年的“4 4”培养模式。 建设和培育期间,中心整合了协同高校与企业的20余个研究与实验基地、上千台/套数亿元产值的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制定了共享保证措施。通过协同创新,旨在成为支撑我国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研发与转移高地,使我国高端机床加工效率提高2-3倍,制造精度从微米级到纳米级,3D打印工艺与装备进入世界前列。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使我国的高端制造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促使我国向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迈进。 “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两项重点工程之后,实施的第三个重大国家工程。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4月至7月组织了2014年度“2011计划”的认定工作。经过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现场考察、综合咨询、社会公示等环节,在被认定的24个项目中,科学前沿有4项,文化传承创新有5项,行业产业有11项,区域发展有4项。
| 分享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