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需跟上市场发展形势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在各种技术不断出现,新的运营模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时间。
据了解,当前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只有12%。一些地方电动基础设施排队,而有些地方的设施,从建起来到最后寿命期结束却没无人使用,产业布局缺少科学统计依据。此外,在充电桩建设过程当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制度衔接、完善。而由于运营商比较多,各种功能的工业APP五花八门,用户充电体验较差,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更为关键的是,车企参与度较低,产业政策总体滞后,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
目前,国家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旨在尽快解决上述问题,不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充电保障能力的措施。同时,近期也将重点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整套计划,以此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根据相关部门的总体目标,我国将大幅提升充电技术、充电设施产品水平,完善标准体系,优化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实现充电互联互通能力显著提高,充电运营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发展和产业格局明显优化。基本原则是加快提升充电技术水平,加强合理布局,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创新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全面提升充电设施参与度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为提升充电设施产品和运营质量,下一段有关部门将全面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参与、运营维护水平,加强资源保障,要求对基础设施采购标准,系统排查现有设施设备状态和运营情况,合理淘汰僵尸桩,切实提升充电设施利用率。另外,整车动力电池企业将有望高度参与充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相关企业则要严格落实充电桩接口和通讯协议的标准。加快跨行业合作,加快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智能充电、高效换电等研发应用,切实提升电动基础设施的充电保障能力。
同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布局。进一步落实地方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各地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协调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效率和水平。鼓励在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城市停车供电,结合停车场一体化建设充电设施,进一步落实简化规划审批要求,重点加强对停车场停车位的建桩,企事业单位既有停车位建桩,以及在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办理速度,建立和完善充电设施建设用地及相关的管理标准、规范,明确地方建设方的管理责任。
在充电设施电力接入保障方面,充电基础设施的接入将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范畴统筹考虑。对用户充电规律、充电质量、使用场景进行系统分析、预测,将充电需求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此外,要将电力接入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加强居住区充电设施接入服务,政府、地方政府部门、电网企业、物业管理部门,则要落实供电线路辐射和用电容量预留,保障公交、物流等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做好配电网规划,实现配电网建设工程和充电设施同步施工,同步接电。
鼓励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市场上,商业模式创新是电动汽车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没有新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产业、充电设施产业生存都将处于困难局面。
对此,相关部门将鼓励探索可盈利、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鼓励整车充电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等企业开展合作,促进充电企业和商业地产相结合,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峰谷电价等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推动车联网、充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以此解决充电设施利用率低,运营商盈利难的问题。
据了解,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优化财政资金,以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奖励资金拨付和使用方式加强政策保障,并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整车转向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电费补贴,以及对运营企业充电服务电量实行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