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省上下正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对江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增强全民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鼓励发明创造,省政府开展了第二届“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评选活动,授予陈光等10名同志第二届“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本届获奖的专利发明人,有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研发人员,有深耕实验室数十载的科学家,他们是全省优秀专利发明人的典范,他们的专利成果是相关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石,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 光 南京理工大学
男,1962年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陈光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领域的发明创造,提出了在固态相变过程中利用界面各向异性调控晶体取向的新理论。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47件,2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高强高塑TiAl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大幅提升了钛铝合金强度、塑性和蠕变抗力,对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专利“一种耐腐蚀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突破了发达国家在高性能耐腐蚀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技术封锁与专利壁垒,提高了我国稀土原料的利用率,有效推动了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216亿元,利税额10.5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专利许可1740万元。
林柏泉 中国矿业大学
男,1960年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林柏泉教授长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方面的研究,在高瓦斯煤层强化卸压增透、瓦斯高效抽采与利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专利115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获得有效国(境)外专利17件,4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高瓦斯煤层冲割压抽一体化的卸压增透瓦斯抽采方法” “一种矿区分布式煤矿抽采瓦斯热电冷多联产能源系统” 解决了煤矿井下高瓦斯煤层瓦斯抽采效率低下与抽采瓦斯利用率差的难题,实现了我国煤矿瓦斯分布式资源化、高效高品质开发与阶梯式综合利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专利技术在江苏、陕西、河南等50余处高瓦斯矿区近百家煤炭企业推广应用,满足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生产的迫切需求。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46.6亿元,利税额2.37亿元,专利许可1040万元。
程 明 东南大学
男,1960年生,东南大学教授,英国阿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程明教授长期从事电机及驱动系统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在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电动车驱动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等领域有较多成果,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102件,1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带容错齿的冗余励磁双电枢绕组多相磁通切换型电机”,解决了传统永磁电机在故障情况下带载能力弱、容错性能差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电机行业的技术革新;主要专利“一种同轴磁齿轮”“定转子双永磁型游标电机”,揭示了恒定定子励磁与交变转子凸极效应相互作用实现能量转换的机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单边磁场电机结构,推动了定子励磁型无刷电机新分支的建立。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15.05亿元,利税额1.9亿元,出口额7571.7万美元,专利许可681.99万元。
吕爱锋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男,1976年生,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吕爱锋总裁致力于抗肿瘤、糖尿病、精神等领域新药研发,累计研发抗肿瘤、精神、糖尿病等各类国家级新药100余项,其中1.1类新药20余项。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46件、国(境)外专利37件,1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3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专利“奥氮平的制备方法”披露了一种有效减少杂质含量、提升产品收率的奥氮平制备方法,氧化杂质降低10倍,水解杂质降低40倍,收率提高1倍,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打破了进口药市场垄断,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及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专利“吉西他滨α-异构体转化回收工艺”实现了异构体的高效转化和物料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主要专利产品近五年销售额累计179.13亿元,利税额79.46亿元,出口额635万美元,专利转让3100万元。
钱晓春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男,1964年生,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创立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光固化行业的光引发剂、单体、增感剂和树脂研发创新。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26件、国(境)外专利22件,相关专利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咔唑酮肟酯类高感光度光引发剂” “咔唑肟酯类光引发剂”等,制备出的光引发剂感光段数达16段及以上,具有优异的感光性能,有效满足了大尺寸、高清晰及3D平板显示器的制作要求,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原材料受约的难题,有效促进了辐射固化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为我国新型平板显示及关键原材料产业上下游整体创新协调发展提供了支撑。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14.97亿元,利税额6.05亿元,出口额7.53亿元。
潘丙才 南京大学
男,1976年生,南京大学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潘丙才教授一直从事基于环境功能材料的水污染深度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应用研究。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24件、美国专利4件,1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对重金属具有高选择性的树脂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调控纳米复合吸附剂结构与性能的方法”将对不同废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深度处理能力提升了1-3个数量级,重复利用寿命4年以上,实现了水中污染物的快速高效净化,率先实现了纳米技术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工程化应用,为电子电镀、矿冶、化工、制革等行业的废水提标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提升了我国在环境纳米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专利技术应用后近五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21亿元,利税额1.13亿元,专利出资及转让811万元。
胥传来 江南大学
男,1965年10月生,江南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胥传来教授长期致力于食品安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开发多项危害物选择性识别、特异性捕获和高灵敏检测技术。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99件、国(境)外专利3件,相关专利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专利“一种特异性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提出了小分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设计方法,提升了免疫系统对小分子抗原的有效识别能力,广泛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瘦肉精残留;主要专利“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的免疫亲和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抗体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了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的提取效率。相关专利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检测机构和食品企业对大型进口检测设备的依赖度,减少了检测中有机溶剂和试剂的使用,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101.93亿元,利税额10.02亿元,专利转让及许可2030万元。
楼佩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男,1962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楼佩煌教授长期从事柔性制造技术与高端制造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32件,1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主要专利“轨道式输送机控制装置”突破了传统输送技术速度低、柔性差、故障率高的技术瓶颈,将汽车装配效率提高了3倍,同等产能下节省能耗40%以上;主要专利“海工装备复杂管道焊接空间位置确定方法”实现了能源、化工等领域复杂工艺管道自动化预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预制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预制成本及场地大幅降低;主要专利“自动引导车分布式自主协同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电能计量器具大规模集约化、智能化检定,奠定了购售电贸易结算公平、公正的技术基础。专利产品近五年内销售额9.71亿元,利税额2.6亿元,出口额7107万美元,专利转让及许可543万元。
孙飘扬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男,1958年生,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孙飘扬董事长长期从事抗肿瘤、抗生素、心血管等新药研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树立了中国医药企业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的典范。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39件、国(境)外专利19件,2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依据他的主要专利“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的盐”研发的甲磺酸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对晚期胃癌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是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明显延长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的单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明显减低治疗费用;主要专利“一种制备七氟烷的方法”,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剧毒的氟化氢气体,有效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2017年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是中国获得FDA认证的首个吸入用制剂。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197.9亿元,利税额82.29亿元。
陈 龙 江苏大学
男,1958年生,江苏大学教授。陈龙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专利75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获得有效国(境)外专利1件,相关专利技术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专利“一种基于主动悬架评价指标的车身姿态解耦控制方法”改变了传统被动优化的控制方法,大幅提升整车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推动了汽车智能控制技术跨越发展;主要专利“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低、工况适应性差的技术难点,相关专利产品“纯电动客车电动化底盘”系列,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客车的智能化、节能化水平,延长了电动客车续驶里程,直接降低使用成本10%左右,实现高端底盘装备的国产化、市场全球化。专利产品近五年累计销售额54.86亿元,利税额12.49亿元,出口额271.97万美元,专利许可83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