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江苏省创新产业协同发展… 
4 跌宕起伏十余载 中国机床…
4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
4 今年出去玩儿,有这些好消…
4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第二次…
4 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
4 第七届民用航空发动机与…
4 专家详解中国空间站未来…
4 集成电路超过手机,成为中…
4 2025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花生全程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技术薄弱环节得到突破

内容来源:中国农村杂志社      浏览次数:1056      更新时间:2020-01-07
花生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优势油料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位,对保障我国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18年,全国花生耕、种、收及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6.65%、50.98%、44.76%、59.38%。2019年,花生机耕率预计达到78.7%左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机播率预计达到55%左右,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机收率预计达到50%左右,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63%,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左右。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迅速,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成效显著。

  一、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全程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在政策、市场和技术手段的带动下,近年来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持续提升,花生机械化生产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尤其是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增长明显,近3年均以每年5%左右的增幅迅猛增长。但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黄淮海及东北、新疆产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且发展迅速,南方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尤其是收获环节基本还是依靠人工收获。

  (二)生产机械(机具)保有量持续增长。根据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2018年花生收获机保有量为17.82万台,总功率35.09万千瓦,较2017年分别提升了4.76%和120.26%,提升速度明显,特别是大中型收获机械出现井喷式增长,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来看小型生产机械仍占据主导地位。

  (三)全程机械化技术薄弱环节得到突破。全量秸秆硬茬地花生机播技术与装备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团体标准和鉴定大纲均已颁布实施,系列设备明年有望进入购机补贴。多垄多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装备入选“2019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花生四垄八行有序铺放、半喂入四行花生联合收获、自走式花生捡拾联合收获等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应用。

  (四)秸秆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收获机作业后的花生秸秆目前多为人工进行收集,秸秆中夹带的地膜需人工进行分拣,再用作牲畜饲料。由于关键技术突破,近年来在花生主产区出现了一系列能够实现果秧兼收的花生捡拾摘果机和半喂入联合收获机,花生秧可整秆收集或粉碎收集。同时,“花生割秧-挖掘-捡拾摘果三段式收获” 和“花生秧粉碎后膜秧分离”关键技术正在研发攻关,可满足覆膜种植花生秧蔓饲料化利用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过于分散,全面实现机械化难度大、代价高。全国目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在种花生,产业过于分散,推进全程机械化代价大,效益显低。

  (二)品种繁多、模式多样,农机农艺融合缓慢。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上百个,生产模式多样:垄作、平作、覆膜、不覆膜、套作等等,农机农艺融合缓慢。

  (三)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一哄而上(收获设备)。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尤其压减玉米),有些产区不顾土壤、水热条件,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花生收获设备生产企业增多,竞争明显加剧,产能过剩问题已初现。

  (四)研发力量显弱,不少欠成熟产品仓促进入市场。近亿亩的品种,只有两个单位在作持续研发;企业受行业走低影响,研发投入较少,不少欠成熟(适应性、可靠性等存有明显问题)产品仓促进入市场。

  三、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各地区自然条件(土壤、水热、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优势产区优势农作物的扶持力度。

  (二)加快农机农艺融合进程。把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作为《农机化促进法》重要修订内容,从法律、制度和组织体系上来全方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2019年,花生专业组针对区域特点,提出2种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同时,花生组专家多次组织开展花生农机农艺融合研讨会和调研,并加大了示范推广力度。

  (三)协同互动,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引导和统筹作用,避免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一哄而上(花生收获设备)问题蔓延。

  (四)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和市场准入。科研重点放在减损提效收获、控尘节能绿色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区域发展模式等。

(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花生专业组 指导组成员:胡志超、尚书旗、万书波、史家益)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