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直播的形式发布《“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智能家居设备存在难以明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随着线上服务的增多,网民对“互联网+”服务越来越依赖。
然而,这些“互联网+”服务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比如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乱象严重,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引发用户担忧等。
以“互联网+智能家居”为例,《报告》指出,智能家居设备类型丰富,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厨具等,这些产品依据各自的服务场景,收集的个人信息有所不同;并且,部分智能家居产品需收集用户敏感信息。
由于智能家居设备大都没有屏幕或语音交互功能,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难以告知和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报告》还表示,有的智能家居设备还存在隐蔽收集个人信息的风险,比如智能音箱被误唤醒,可能导致用户隐私泄露;智能摄像头存在误打开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
此外,智能家居设备由包括儿童在内的多位家庭成员使用,然而现阶段智能家居设备在收集、处理儿童个人信息方面尚未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大部分产品尚未考虑如何获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以及区别对待儿童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
加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制定
除了“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报告》指出,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个人信息流转链条长,数据保护难度大;新零售业态深度收集、使用个人敏感信息如人脸信息等,全面保护面临挑战。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医疗健康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仍需不断提升,医疗健康个人数据流通尚需完善规范;在“互联网+出行服务”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和人身安全保障如何达到合理平衡面临挑战,网约车新业态个人信息保护跨行业合规也面临挑战。
针对“互联网+行业”在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报告》建议加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进程,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标准体系建设,为企业建立完善机制和手段提供参考,支撑政府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监督;严厉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灵活适用个人信息保护原则,比如通过去标识化和匿名化技术的使用,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适应全球立法趋势,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