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翻滚,丰收在望。眼下正是小麦收割的时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团队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在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通过现场测试,将正式应用于小麦生产。
“这是我们经过近10年努力,投入2000多万元,组织多学科专家与农业一线科技人员联合攻关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张洪程介绍说,“这项装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将有效带动我国农业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多年来,扬州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前沿方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提升创新水平与推进成果转化并举,不断提升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尽锐出击服务大战略
“架式草莓栽培是一种全新的栽培模式,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省工省力、环境清洁等特点……”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扬州大学现代园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红胜在扬州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科普‘云课堂’”上的授课,吸引了众多粉丝和观众。
在扬州大学,有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长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以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体化运行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战略研究院,组建了包括580多名省级以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推广队伍,建立了300多个农业推广基地,取得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学校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先后开设“张家港班”“常熟班”,实施“乡村教师”“农村医生”等专项,累计定向培养知农爱农型高素质人才近2000名。校地合作共建的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第一名次通过科技部验收,学校多次被表彰为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等。
日前,学校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政府进行了全面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将发挥文、理、工、农、医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资源,促进新源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全省首家校地共建的大运河智库——中国大运河研究院,30多篇研究成果在《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1项成果转化为全国政协提案,2项成果被全国政协采用,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了“扬大智慧”。
原始创新做大“蓄水池”
连续3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实现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全覆盖”,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达到16项。扬州大学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即使与国内众多“双一流”高校相比,也很抢眼。
学校每年列入专项经费1500多万元,用于加强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高价值专利等的培育。经过多年持续积淀,学校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标志性科研成果接连涌现。
学校深入实施“四大培育计划”,狠抓高水平项目、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项目立项数跃居全国高校50位左右,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多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4项。连续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学校科技总经费逐年上涨,2019年科技总经费突破8亿元。
学校坚持“放水养鱼”,不断做大标志性科研成果“蓄水池”。通过设立5大学科特区,持续推进学科交叉研究,挖掘科研新的增长点。健全项目组织机制,强化项目申报的精准指导,加强重大项目的集成与培育。以重大(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建设成果为重点,建立重大奖项培育“蓄水池”。
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链
多年来,扬州大学始终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加速推进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不断将创新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学校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地共建研究院及第三方平台等载体,构建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网络。目前,省市共建扬州大学暨新一轮市校合作已全面启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地方需求+高校研究”的协同创新模式。
学校加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校企联盟931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5个,先后获“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先进集体”“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等荣誉。
张洪程院士团队长期从事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研究,先后创建南方稻区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以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多次创造水稻超高产纪录,连续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数据显示,2015-2018年,扬州大学技术转让收入2.3亿元,位列全国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