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丽雅)始建于1922年,以生产女士扎头绳为起点,历经多次改制,蜕变成能为“蛟龙”、“天问一号”提供特种绳索的高科技企业。
眼前这位端庄大方的山东“大嫚”(编者注:山东方言中称呼女孩子为嫚儿),带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气场。
她从不外出旅游,更没有休息日,遇到紧急出差任务吃个馒头便出发上路。
一件集团统一配发的粉色工装她穿了十多年,与客户签约时也经常看她穿着……
她,就是青岛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
青岛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查看正要发往海外市场的特种绳缆产品
“中国绳王”的由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女性创业本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张旭明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81年,张旭明进入海丽雅前身——国营青岛花边厂工作,从一名普通织绳工人做起,逐步成长为车间主任、副厂长。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低迷、订单下滑,青岛花边厂在破产倒闭的边缘徘徊。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张旭明临危受命,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上任后,她迅速做出战略定位:集中人力财力发展主业,大胆突破,关、停、并、转了与企业毫无相关的九家子公司,将攻关目标瞄准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市场空白的特种绳缆。
在张旭明一系列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刀阔斧改革下,企业也走上了“专精特新”的特色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海丽雅拥有创新产品1000余种,拥有专利1600余项,是中国专利申请50强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目前,海丽雅的产品在深度、精度、温度、强度等方面,创下多个国内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绳王”。
但“中国绳王”并不是海丽雅的终极奋斗目标。目前,由海丽雅研发生产的特种绳缆,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已经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海丽雅找准了在国际市场上的新落脚点,推进技术创新,将“青岛智造”的特种绳缆,推向业界前端,打造绳缆行业的新标准。
“从扎头绳到特种绳缆,我对绳子怀有极深的感情,更对我们的企业怀有极深的感情。”张旭明说。
据介绍,海丽雅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张旭明给自己、也给企业定下了一个目标——为打造海丽雅长寿基因而努力,在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再立新功。
随大国重器“上天入海”
2007年,我国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战略,海丽雅利用自身几十年绳缆生产经验与优势,最先将触角伸向海洋特种绳缆。当时,国内使用的高端绳缆基本采用进口产品,为科考船提供专用绳缆,对海丽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挑战。
2009年夏天,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即将海试。回忆起接到“蛟龙号”9000米救生绳生产任务时的情形,张旭明依然十分激动:“我们第一时间组成了攻坚小组,日夜攻关。两个月的时间,团队吃住在工业园,天天搞研究,不仅在车间试制,还要到海上做现场实验。”
最终,海丽雅打响了进军特种绳缆的第一炮,交出了一条合格绳缆:不足“蛟龙号”重量的千分之五,但绳缆强度却是同直径钢缆的5倍,是一根用创新技术铸就的名副其实的“救命绳”。
围绕着一根绳子,张旭明带领团队,结合深海、深空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进行布局。目前,海丽雅特种绳缆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洋科考船“科学号”、国家战略先导海洋科学项目、大型飞船返回舱、万米深渊级科考、深海潜标实时传输等重大科研项目,替代了进口产品。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海丽雅研发并提供的着陆伞绳连接技术、特种弹性绳索,用于本次任务的关键环节——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后气动外型和降落伞减速过程。
据介绍,火星探测器从130多公里高空进入火星大气,时速高达21000公里。要在短短七分多钟时间里,让探测器速度降至零,实现安全着陆,对降落绳伞提出了极高要求,既要耐高温,又要有高强度。海丽雅发明的绳索插接专利技术,采用自锁功能,最大限度提高伞绳强度、减少强力损失,确保着陆器安全。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海丽雅在专业特种绳缆以及相关装备研发方面,创造出了中国绳缆界的四个第一,成为“中国绳王”:绳缆表皮与内芯移滑度为零的“中国精度”;在196℃~560℃环境下不分解不熔化的“中国温度”;强度是同直径钢缆2~5倍的“中国强度”;深入海下8000米的“中国深度”。
一根小小的绳索,随着大国重器“上天入海”,展现海丽雅不断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创造自己的蓝海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以及高层建筑的发展,绳索已经成为攀岩登山运动、专业救援、消防等领域的必备品。海丽雅也紧盯着这个市场,全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
“攀岩和登山的市场非常大,运动衣、攀岩鞋、安全帽、安全带、主绳、快挂、镁粉包……对于一个攀岩爱好者而言,这些装备都必不可少。我们想做的是代替进口,生产国内制造的绳索产品。”张旭明说。
据张旭明介绍,目前海丽雅已经着手布局这个新市场,不少民用绳索产品处于研发或者推广阶段。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潜在的危险和各种安全事故相对增加,张旭明觉察到百姓对于家庭和公共安全与应急的需求日渐提升。
张旭明带着技术人员到北京、上海,跟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交流,最终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高层楼宇逃生缓降器。同时,把此前出口美国的车载应急箱、家庭应急包进一步完善,研发出家庭应急逃生、校园应急逃生工具等产品。
由此,海丽雅加强并延长原有产业链,生产应急自救产品,逐步做强安防产业,走上蝶变之旅。
2015年3月,海丽雅成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下属中国国际救援队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国内首家训练救援用绳供应商。
此外,海丽雅还联合25家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在青岛联合发起青岛应急自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建立了青岛市应急安全体验培训(市北)中心,投资建设山东海丽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首创移动式应急安全体验馆以及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
采访手记
一提到女性,我们心中总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温暖、温馨、亲切的情愫。一提到企业家,我们心里又总会涌动起创意、创新、创造的联想和力量。
了解青岛海丽雅的人都知道,国家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洋科考船“科学号”、大型飞船返回舱、万米深渊级科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些高精尖的国家级项目,都应用了海丽雅的特种绳缆。海丽雅在海洋装备产业、军工装备产业已站稳脚跟,并不断寻求新的创新空间。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海丽雅的“掌舵手”,是一位把一根小小“绳子”做到极致的“织绳女工”。采访中,笔者感受到了张旭明身上散发的“她智慧”“她力量”“她激情”。
同时,笔者也看到了张旭明更加长远的目光,海丽雅要做中国的特种绳缆国际知名品牌和应急安全自救行业第一品牌。目前,海丽雅积极推动中国绳缆高端装备“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新市场,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合作,为集团下一个百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做产品到做标准,异军突起走向行业隐形冠军,“中国绳王”没有停下创新转型的脚步。
“作为青岛的一名女企业家和青岛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我愿与更多女企业家同仁们一起,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勇当服务国家战略的‘先行者’,撑起干事创业的 ‘半边天’。”2020年9月1日,张旭明在青岛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