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地图、中文指南、中文导购……如今,来到德国,尤其是一些购物场所,能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的影响力。无论是醒目的中文“外套、西装”字样,还是中文的购物手册,甚至是专门配备的中文导购员,德国制造的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一些知名的购物场所,也能随时见到中国消费者的身影。
问及在德国购物的原因,对德国制造产品质量的信赖,成为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因素。在购物中,德国商场销售人员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自信,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大有“德国制造”全球领先,可以不买但别挑质量毛病的感觉。
这种质量自信的建立,实际上是德国制造的品质所保证的,也是德国产品自身质量追求的结果。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百废待兴,而此时的世界市场,又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后来者”很难进入。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德国人,开始仿造英、法、美等先进国家产品,以低价冲击市场,英国对德国人这种偷窃专利、“山寨”仿造、伪造等行为恨之入骨,英国企业家们掀起了抵制德货的运动。迫于民众的压力,英国议会于1887年4月23日通过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进口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即德国制造字样。Made in Germany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英国对德国产品的抵制和惩罚,极大刺激了德国人,引起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彻底自省和反思。他们认识到,若洛克斯教授当年曾经建议德国企业“用质量去竞争”是完全正确的。在此后的10余年间,绝大多数德国企业基本上都是遵循若洛克斯的这一教诲,对自己的产品严把质量关,处处、事事、时时重视质量,从细节上关注质量,设计上又勇于创新,技术上不断进步,再加上德国工人格外吃苦耐劳和严谨认真,至19世纪末期,德国多数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基本上摆脱了“价廉而质劣”的名声。就连过去曾经对“德国制造”十分反感的英国人也开始认识到,许多德国商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并且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质量上乘,甚至超过了英国货。就这样,德国人靠着专注与执着,久而久之,“质量可靠,经久耐用、做工精细、供货及时、服务周到”这一德国产品的鲜明特征,彻底扭转了“德国制造”在世人心目中的负面印象。
如今,德国产品早已成了高品质、高品牌的代名词。不过回首德国制造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正是有了对质量的追求,才成就了德国制造的名声。当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品牌,但似乎也遇到了德国制造当年的问题。我国现今大力倡导提质转型升级,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跃升,中国制造必须走质量型道路,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也才会建立属于自己的质量自信。
《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