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进步,加之疫情无接触要求的催化,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在加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及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大有在全球竞争中“弯道超车”之势。
1
国内服务机器人增速全球领先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服务机器人是指用于非制造业、以服务为核心的自主或半自主机器人,可从事清洁、陪护、导览、运输、售货、安保等工作,主要包括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两大类。
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加重视人机交互体验,要求机器人具备高效的反馈速度,也对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云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65.1亿美元,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2%。2013-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2%,增速高于机器人整体市场。同时,全球服务机器人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的结构占比逐年提高,预计2021年所占比重将达到36%。
物流机器人占据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最大比重。物流机器人是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最大的细分市场,在新零售、电子商务等发展助推下,开始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医院等室内场景和社区、工业园区等室外场景,市场热度逐步提升。
我国在机器视觉和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拉动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行业发展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预计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近30%,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6%,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
疫情带动服务机器人需求增加,长期价值不断凸显。疫情期间,面对面服务大量减少,智能接待、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需求增加,为接待机器人、递送机器人、新零售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疫情背景下,服务机器人价值凸显,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行业有望获得进一步发展。
新基建推动服务机器人技术与功能的演进,带动行业整体发展提速。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基建”按下快进键,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服务机器人朝着感知更灵敏、运控更精细、人机交互更智能方向不断发展。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今后的行业竞争重心将是技术、场景和资源的综合积累,而个性化场景定制与产业数字化赋能将成为服务机器人厂商价值增值的重要模式。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正在带动机器人应用的加速。近年来,人口结构老龄化使得劳动力的供给继续减少,劳动力人口下降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从而加强了“机器人换人”的需求。
2
几大短板有待克服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在家务、物流、新零售、公共服务、医疗等应用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家务机器人应用较为成熟,商用服务机器人已在零售、餐饮、政务、金融、医院等场景实现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待拓展空间广阔。医疗康复机器人存在较高技术壁垒,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以康复、辅助功能为主的医疗机器人行业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中国机器人网指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加大对服务机器人需求的同时,也将其技术短板暴露出来,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望催化行业发展进程。
产品不够好用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机器替人”的需求始终存在,并且市场空间巨大,行业的根本矛盾在于供给侧,现有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不够好用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此次疫情中服务机器人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场景,对服务机器人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暴露了行业在技术上存在的短板。
传感器和计算芯片的性能不足。传感器是服务机器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对服务机器人而言十分关键。目前主要采用激光雷达,但激光雷达价格高昂并且稳定性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需求。尤其是在室外环境中,传感器需要感知的距离更远,并且光线、温度不如室内环境稳定,目前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此外,服务机器人需要处理复杂的环境信息,对低功耗、高性能的计算芯片需求较大,现有计算芯片的性能不足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导航技术的精确程度不够。目前在构建地图上还不够精准,尤其在室外环境下,需要构建的地图面积更大,目前往往是提前采集地图的数据信息,而不是实时构建地图。在路径规划和避障上,也难以规划出最有效路径,例如消毒机器人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医院场景,而走廊等地方就是机器人的工作死角。对于医院内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而言,也存在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智能化和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不足。现有服务机器人产品局限于单一场景、单一任务,尚不能满足用户智能化需求,与人们期望的能够执行通用复杂任务的服务机器人还存在不小差距,人机交互、柔顺控制、功能仿生、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挑战也是动力,疫情结束后,服务机器人企业有望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更加切合实际和针对用户痛点的解决方案。
3
中国服务机器人弯道超车
近5年来,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同时在产业链、产业环境等方面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在数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基础上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之下,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仍将迅速扩张且潜力巨大。
联想之星自2010年起即系统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已投资一百多家相关企业。在机器人方向,联想之星围绕各类To B效率提升的需求场景,投资布局了多种机器人/智能机器设备,包括物流仓储机器人海柔创新,机器人通用底盘松灵机器人,垃圾分拣机器人AMP Robotics,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商施格自动化,农业机器人Abundant Robotics等。
松灵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底盘制造商和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松灵机器人已经拥有多款适用于不同地形的室内外移动机器人底盘,在载重、续航、速度、运动模式等不同需求场景下实现全矩阵覆盖。同时,松灵机器人还推出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平行驾驶解决方案、机器人科研教育套件等移动机器人底盘配套产品,帮助客户在自动驾驶、机械控制、计算机、车辆等领域完成实验验证。
搭载其技术的THUNDER轮式静音消毒机器人是专为室内外消毒防疫研制的一款高效电动消毒机器人,采用电动风扇及电控云台,噪音小,无需燃料,喷洒流量可调,食品医药级隔膜泵,涵道风扇增压,适合各种强氧化消毒液,射程远,液化效果好,可远程驾驶控制,全方位满足消毒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效率需求。
海柔创新成立于2016年,是箱式仓储机器人(Autonomous Case-handling Robot, ACR)系统的首创者和领航者,其自主研发的库宝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兼具高效、智能、柔性。库宝系统可实现仓库货物的智能拣选、搬运与分拣,提高工人3-4倍的工作效率,提高80%-130%的立体储存密度。
2020年,海柔创新旗下HAIPICK库宝机器人从料箱机器人发展为箱式仓储机器人系列产品,可实现双深位货架拣选、纸箱拣选搬运等功能,适用于更多物流仓库及工厂自动化场景。目前,海柔创新积累了超过300项知识产权,在控制、定位、机器人调度、仓储管理等核心功能上均有布局。
服务机器人能有效满足公共服务、疫情防控、养老助残等社会需求,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持续创新的中国企业必将在中国力量崛起的过程中发挥更大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