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工信部:三方面推动氢能产…
4 李强总理调研北京车展 强…
4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
4 通威光伏迭代产品量产 效…
4 SEMI-e 第六届深圳国际半…
4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加快…
4 全国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
4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
4 盐都向“新”而行,工业强…
4 链群融合,这里的机器人格…
  法律法规 更多..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新一代“大国重器”勇破“边界”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83      更新时间:2024-04-12

亮出新技术、创造新价值、推出新模式……4月8日,徐工集团面向全球发布G2高端起重机品牌,让人们看到新一代“大国重器”的风采。当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不景气,徐工保持定力,以创新引领,在起重机领域吹响突围冲锋号:坚决不打价格战,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迈向产业中高端!

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发布现场,记者看到数十台G2代起重机排列整齐,将主臂伸向几十米高空,场面蔚为壮观。不远处,长期展示的中国首台自主设计制造的Q51型汽车起重机标本与此呼应,见证了中国起重机的发展历程。1963年3月,它正是在徐工诞生,实现了从无到有。此后经历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代吸收引进,到新世纪后的第三代自主创新,再到近10年来的第四代掌控关键技术,迈向如今的高端引领。

第五代起重机新产品不仅“相貌不凡”,关键还在技术创新上有“看家本领”——包含21项核心技术,掌控31项零部件,攻克起重臂带载伸缩平顺性、液压系统与发动机智能协同控制等30项难题,形成带载伸缩、智能电控转向等11项原创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我们的车辆到过最高海拔4800米,最低零下42摄氏度、最高46摄氏度的地方进行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试验,累计行程26000公里,吊装循环万余次。”徐工重型公司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丁宏刚列出一组数字,展示出近5年来,超过2000人次技术人员所付出的努力。他们深入海内外3000多个地区进行市场调研,完成从零部件到整机的技术测试共178项。

众多先进技术加持下,产品性能大幅提升,满足了终端用户需求。此次推出的全系列产品,综合油耗下降20%以上,作业效率以及全工况覆盖能力均提升20%以上,微动性、平顺性提升30%。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高端市场对车辆舒适性的更高要求,产品的全新座舱空间提升10%、视野提升15%。荷兰Wagenborg公司在其官网和社交媒体上称赞:“这是符合一切愿望的,真正豪华的顶级起重机。”

从卖产品到售服务,再到为客户赋能,徐工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创造商业新模式。记者了解到,G2品牌不仅包括技术平台,还从客户“购车、用车、管车、维保、置换”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关键价值环节入手,为其运营创造增值点。

比如建立定制模式,提供千余种外观涂装方案组合,满足客户提升整体品牌形象的迫切需求。再比如应用“数智管家”,在提供更加便利的智能化远程服务同时,联动徐工起重在线和金领易控平台,帮助客户更加轻松地管理机群和人员动态,全面掌控作业进度、设备运营和安全。

“我们此次还推出3年质保承诺和全周期专家服务,更提供经营托底保障,即使用5年后承诺可保值50%,让客户后顾无忧。”徐工机械副总裁、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孙建忠表示,此举就是要改变过去行业内以价格战、参数战、降配战为代表的“内卷”,向构建新质生产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内涵式高质量方向发展。

徐工的底气,来源于700TB、10万台车、15年的产业大数据算力体系,还有涵盖2000余项研、产、供、销、用、服的全周期、全场景价值要素的监测中枢,再加上覆盖上游供应链、下游渠道链的G2全周期质控模式,以及贯通全产业价值链的交互系统等。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认为,徐工在此时推出G2品牌,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起重机产业全面颠覆低水平竞争,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有利于打造全新“价值驱动极”,加快起重机制造商助力行业价值空间再升级;有利于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广大用户的发展利益提供新保障。

“我们不仅突破了‘力的边界’,突破了‘全周期价值的边界’,更突破了‘全产业价值边界’。”徐工集团、徐工机械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说,徐工将与全球产业伙伴和客户携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共同奏响“工程科技引领,装备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共同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国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