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百模大战”,AI大模型今年迎来应用爆发元年。不久前发布的《中国AI大模型工业应用指数(2024年)》显示,国内模型在语句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上比国外模型更加优秀,在数理能力上还有待提升。
据星矿数据不完全统计,鼎捷软件、京东方、科大讯飞、中兴通讯、三联虹普、飞利信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有拓展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崔粲表示,工业大模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总体处于小规模商业应用落地的阶段。IDC2024年工业企业用户调研显示,已经应用的企业只占9.6%,13.3%的企业尚未应用但在规划和探讨,75%的企业在观望和了解。应用较快的领域集中在电力、采矿、油气、半导体、汽车、消费品等行业头部企业;应用较多的场景主要是4类,包括智能搜索/问答、智能问数(数据分析助手)、视觉安全监测、各类文档内容生产等。
不少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自研工业模型。比如京东方推出了显示工业大模型,涵盖多个工业细分业务板块,第一期成果已率先落地;海尔研发了卡奥斯工业大模型COSMO-GPT,落地工业指标优化、工业信息生成、工业问答等应用场景。
某知名钢铁集团某工厂的数智办负责人介绍,正在积极探索生成式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目前信息系统已有11个大的业务模型、30多个小模型,涉及配煤配矿、性能预测,铁钢平衡、铁回收能源平衡等领域。
“比如,配料模型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把不同的原料品种进行配煤配矿,使得成本最低化、产能最大化。原来这些都是靠人的大脑来处置,现在把大脑的经验模型拿出来变成系统。”
工业软件企业也在积极向AI转型。今年,德国工业软件巨头SAP宣布了一项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重组转型计划,预计将花费约22亿美元,包括对员工进行人工智能技能再培训,或通过自愿裁员计划替换人员,大约8000个职位会受影响。
SAP预计,生成式AI将从根本上改变其业务,并承诺通过其投资部门Sapphire Ventures支持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初创公司,投资超过10亿美元。
鼎捷执行副总裁、财务长张苑逸表示,针对多行业开发场景化AI应用,公司将已在大陆区验证应用能力的企业级知识机器人ChatFile导入既有方案提升客户决策效率,带动中国台湾地区AI应用营收同比增长179%。随着大陆AI技术的深度应用和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大陆区营收也有望迎来一轮新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