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扬州市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专家服务行”活动正式启动,45位机器人专家组建了“扬州市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专家库”,赴各县市区为全市75家有工业机器人需求的企业现场服务。
近年来,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而在扬州,特别是机械、铸造、轻工等领域,由于劳动力难招难留,更倒逼企业机器换人。
需求强烈
机器换人节约成本,缓解用工难
“我希望3个月内就能换上机器人。”5日下午,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副总金传国带着专家考察完流水线、听取了专家意见之后,立马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企业为什么这么着急?“招工难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金传国指着几乎满负荷的生产线告诉记者,尤其压铸、喷漆等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流水线更是高薪都难招到人。记者来到压铸流水线看到,工人所要面对的是650℃的高温工作环境,这个岗位目前的月薪标准已经超过5000元。
在工厂的另一个厂房,记者看到了企业3年前就引进的20台焊接机器人。“这20台机器人引进之后,我们焊接这块的成本节省了50%。”金传国告诉记者,“我们这次意向是再引进10台机器人,以压铸岗位优先更换。”
尝到机器换人甜头的不止这一家企业。江苏阳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几年前通过自主研发设备,将一条生产线从原本的80名工人需求压缩到8名,而随着用工难的再次袭来,企业想将生产线智能化再升级。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监张标表示,江苏阳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在上料、检测、包装等环节可用机器人替代,可减少4名工人。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生产线上工人工资约4000元左右,每年4.8万元,节省4名工人意味着一年可减少19.2万元人工开支,而如今一台工业机器人售价在20万元上下,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形势倒逼
劳动力成本每年增长近10%
“近年来,我市劳动力成本以每年近10%的幅度增长,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市经信委主任尤在晶介绍,目前,全市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1000台,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电子等高端产业,以及宝应、高邮等沿河地区。
市经信委机械产业处的调查显示,全市现有75家企业、166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而目前我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1200台左右。市经信委副主任赵宽安说,如果每个项目产生8台机器人需求,75家企业、166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远超目前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此前预计我市机器人需求每年会以30%的速度增长,此次调查发现,实际需求远超预期。”
尤在晶介绍,为了加大智能制造推进力度,目前市经信委正在为市政府起草《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意见》、《互联网经济实施意见》、《扬州市推进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完善市级扶持政策。同时将举办扬州“互联网 制造业”论坛等专业化系列活动,并组织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工程。
专家建言
智能化工厂是趋势,但不要盲从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显得尤为紧迫。
“集合设备与信息化调度、监控管理系统一体化的数字化工程是整体解决方案趋势。”张标认为,企业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对机器换人意识不强、决心不大、信息不畅、资金不足等主观和客观问题,“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不管是对工业企业还是帮助改造的智能服务企业都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专家们纷纷表示,扬州目前有良好的工业智能化基础,以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建筑业、造船等领域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都已经尝试智能化生产。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坤建议,可以举办企业家“沙龙”,请龙头企业分享机器换人的经验。
不过,专家也提醒,虽然机器换人、智能化工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企业也不要盲目跟从,要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对于初次尝试机器换人的企业,可以从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环节开始更换,通过收益率对比,进行下一步的更换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