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文 |
|
|
|
|
抵御市场寒冬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指方向 |
| 内容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1434 更新时间:2017-02-15 |
回顾2016年的船舶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好。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16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其中海船为1172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1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6%,其中海船为731万修正总吨。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9961万载重吨,比2015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9%,其中海船为3225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6%。多项数据显示了我国的船舶市场呈下滑趋势,这与全球船舶市场需求减少的大背景相同。 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市场相比,2016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总体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6%、65.2%和43.9%,其中完工量居第二位,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均位居第一。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前1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56.9%,比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新接船舶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74.7%,比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从1月12日,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防科工局六部委印发了《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可以看出我国船舶工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该计划将大力扶植优强企业将成为重中之重。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便是重要的信号。 行动计划还提出,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也就是说将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大国,强国。 在技术方面将组织实施大型邮轮、智能船舶、船用低速机、第七代深水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和专项。实施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支持重点配套设备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应用。此外,鼓励骨干船舶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在海外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 从去年的数据看到,海船大部分订单大部分都为海外订单,因此国内市场更需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那么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计划中也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其中,民用船舶将迅速崛起,这意味着船舶将向普通消费者行业发展。 未来相关部门将制定全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培育和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市场。适应国内邮轮游艇等传统高端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趋势,加快实现邮轮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和新型游艇设计制造。优化邮轮港口布局,完善游艇持证要求、运营法规及保险体系,探索试点游艇租赁业务。 规划还提出,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船舶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科研工作,支持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推动完善在建船舶抵押相关政策;鼓励和指导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对船舶行业实行差别化的授信政策;加大对船舶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优化融资结构;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船舶行业兼并重组和国际产能合作。 |
| 分享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