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43岁的江苏籍科学家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最年轻院士,他这样总结20多年学术生涯:“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坚持做最优秀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坚持向疾病相关基础医学研究方向不断拓展,坚持不投机、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江苏籍学术明星,辉映国际学界
2005年,邵峰留美归国,回到刚成立不久的北京生命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开展独立研究,成为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首批研究员。
邵峰曾先后荣获霍华德·休斯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近年,他作为首位大陆本土科学家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作为第六位中国科学家,当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回国前,邵峰已在《细胞》和《科学》上各发表1篇论文。至今,他领导其团队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总引用6000多次,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研究成果多次被权威专家和学术杂志重点评述。
邵峰曾被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副所长评价为:无论以哪种标准,邵峰都是一颗学术明星。他发表的科研文章,在其科研领域内极少有人与之媲美……邵峰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顶尖实验室,每一个成果都站在学界最前沿。
回国初期,他聚焦于细菌的“入侵”——细菌如何感染和破坏宿主防御。他的实验室先后在《科学》上发表2篇文章,报道了两种全新的病原菌毒力作用机制,立刻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在细菌入侵研究“顺风顺水”之时,邵峰做出重大决定,转战人体的“反侵略战争”——免疫系统抵御细菌的分子机制。对邵峰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他的想法很单纯:天然免疫研究更有助于解决现实的医学临床问题。
真正的冒险带来让世界惊艳的成果。2011年,邵峰实验室找到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他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他们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如今,他正在研究败血症的机理,这将解释清楚细胞焦亡现象,有可能为攻克败血症提出理论依据。
“别人问我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跟风,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邵峰告诉记者,他一直认为,人的存在就是挑战自己,不断追求,对事业执着。
生于斯长于斯,望学子心系江苏
邵峰生于淮安市淮安区流均镇,这里地处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之处,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全家人的资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邵峰回忆说,那时候家里比较清苦,从淮安中学毕业考上北大后,学费是家里亲戚你一家我一家凑出来的。
“高考前,父母希望我填报上海交通大学。”邵峰认为,上海交大是一个稳妥的选择,但并不是理想志愿。拿不定主意之际,邵峰去请教了自己的数学老师,“他告诉我,‘你有51%的希望考上北大’。”至今,邵峰忘不了抉择时的激动与紧张。“我性格中有一种不走寻常路的精神,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邵峰说,最后一刻,性格中的冒险因子跳出来,打败所有求稳的理由。“人生要来些挑战才痛快,我也如愿以偿考上北大。”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感谢淮安的老师们!在启蒙时期,他们给予我充沛的养料。”邵峰告诉记者,数学老师创办的兴趣小组,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他的学术眼光和兴趣,为未来的研究打下牢固基础。
回馈家乡,是他不变的初衷。每两年,邵峰即在苏州组织一次细菌感染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他希望借此促进江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将江苏的科技创新发展展示给国外的专家。“希望江苏学子发扬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志存高远、心系江苏,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和江苏发展中。”
一生爱冒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追求总是与冒险并存,冒险是邵峰这么多年来秉持的做事原则。邵峰告诉记者:“如果当初选择留在美国,我能想到20年后自己是什么样:在大学谋一个教职,带领小团队,取得一定成果,却很难突破。”
北生所在业内被称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做纯粹的科学研究,这与邵峰回国的初衷不谋而合。“也许会有不确定性,但愿意冒一冒险。”邵峰告诉记者,这12年来,他确实得到了学术研究的自由,拥有绝对的人权和财权,自己定课题,有充足的经费保证,5年一次的考核更是给予他宽松环境。
“做研究的动力就是兴趣。”邵峰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功利心太强,把研究当成一种手段,很难有大的成就。”
然而,做学问无异于是一场苦行。熟悉邵峰的人都知道,他回国的12年里,一周6天泡在实验室,实验室占据他90%的工作时间。有人认为,邵峰高产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科研的激情和投入,下的工夫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在给2016年北大毕业生演讲时,邵峰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谆谆告诫学子,最简单的、最纯粹的往往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持久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