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国家出台首个促进政府投…
4 政策加码 未来5年数字经…
4 客旺货畅彰显经济持续向好
4 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
4 铁路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4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
4 海洋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
4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
4 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谢志成: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工业强省

内容来源: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浏览次数:1565      更新时间:2017-11-0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是立国之本。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制造业基础较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富民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推动了江苏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十八大以来,江苏经信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工业总量不断扩大。2013~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高于全省生产总值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规模工业1.8个百分点。江苏工业规模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4万亿元,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快于省情相似省份;主营业务收入15.8万亿元,增长7.5%,占全国总量的13.7%。机械、电子、轻工、石化、纺织、冶金等6大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机械、纺织行业持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2016年销售收入4.9万亿元,增长10.5%,占工业比重从2010年的22.4%提高到2016年的30.2%。其中,新材料、节能环保、光伏、海工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高技术行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2013~2016年产值年均增长8.2%;高耗能行业产值年均增长6.2%,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2013~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3~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2013~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均保持较快水平,环比分别增长14.5%、12.8%、9.1%、10%;2017年上半年增长14.4%。2016年,规模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较2012年分别增长31.3%、45.8%,呈现出利润增长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0%。2016年江苏省43558家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率达50.1%,位居全国第一。2013~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高于主营业务收入4.4个百分点,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由2012年的23.1%提升到2016年的38.1%。 
  企业实力显著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75万家,占全国比重近13%,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占比近50%。其中,营业收入百亿以上的制造业企业123家,居全国第二。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812家,395家企业获得江苏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及江苏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行业“隐形冠军”“单打冠军”达到2000多家。截止2017年5月,全省拥有制造业上市公司261家,总市值约2.3万亿元。恒力集团、沙钢集团入围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全省47家企业入选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82家企业入围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推进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近几年来,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江苏经信系统始终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加快推进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一是注重提高工业发展整体素质。以大规模技术改造驱动创新、撬动投资、补齐短板,提高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出台《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和一系列政策意见,开展“百项千亿”计划、“双百工程”等,年新增技改投资1万亿元左右,技术改造投入产出率、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是注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确立质量品牌优先方针,全面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以及自主品牌建设水平。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四基”组织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扩量提质。实施“三品”战略,开展“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和行业优秀企业品牌宣传。 
  三是注重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围绕《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明确的重点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计划,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加快发展。引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升级,实施新增长点项目。推进能效领跑计划,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超额完成“十二五”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四是注重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组织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计划,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试点,创建示范智能车间。出台智慧江苏建设意见,推进“企企通”工程,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 
  五是注重提高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落实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建设经信系统大数据服务平台,有效提高行政效能。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加强央企和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重点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目标,大力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建设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一手抓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培育孵化,一手抓高端项目和领军人才引进,为加快未来优势产业发展添劲续力。实施“四新”技改和“双百”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创建一批省级智能示范车间,试点创建智能工厂。着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一批爆发力强的“独角兽”企业。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每年实现1000家小微企业进规模。培育地标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5000亿级产业集群。创新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示范区建设,打造苏南先进制造高地。 
  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经济、环保、能耗等标准和差别电价政策,依法依规退出低端落后产能。推进“263”减化专项行动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化工企业2000余家。通过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电力市场直接交易等举措,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交易、用工、物流、税费、融资等成本,年降低企业成本1000亿元以上。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动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创新中心、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向国家级创新中心升级,着力培育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突破160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0家,创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在数控机床等领域筛选20个重点项目组织攻关突破。 
  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建设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培育一批互联网化专业服务机构,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实施首批江苏“133”工程,支持30家两化融合服务机构、300家制造业企业融合发展。打力培育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企企通”工程,全年完成投入340亿元,全省农村光纤宽带到户率超过90%,4G网络覆盖率达到90%。 
  加强节能降耗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和硬约束措施,推动节能目标落实,确保年底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9%。扎实开展全民节能行动、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和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工程,全年新增节能能力150万吨标准煤。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一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万辆(标车)。 
  着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研究制定经信系统统计管理办法,为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完善全省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监测系统,扩大样本企业库,优化监测指标,提高运行监测水平。建立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依据经营绩效配置要素资源,制定支持政策,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倒逼转型升级。加强对412个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200个省重点技改项目和757个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夯实工业发展后劲,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