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技术突破叠加资本涌入 自… 
4 南京聚焦科技创新加快发… 
4 立足产业强化创新,不断实… 
4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五… 
4 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 
4 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召… 
4 CMM电子制造自动化资源展… 
4 人形机器人价格大战一触…
4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4 超充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法律法规 更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厚积薄发,铸就国之重器

内容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415      更新时间:2018-04-08

最美人物

由徐工集团研发生产的XGC88000履带起重机,被誉为“世界第一吊”。它的底盘有两个篮球场大小,一次能吊起3600吨重物,相当于2000辆轿车“一把抓”。带队研发出这个庞然大物的总工程师,竟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将——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孙丽。

近年来,国家的石化、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都需要大型起重机。不过,在2010年前,这些设备全部依赖进口,在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受制于国外品牌。“国外能造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孙丽一心要打造中国的“重器”,冲顶世界级。

没有样板,一切全靠摸索,孙丽带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说干就干。这一设计的最大难点在于,想要吊起3600吨的重量,就要有相应的配重对称“压着”,产品承重需要七八千吨,而且还要能移动。“一年多时间,大家时刻都在琢磨设计概念,脑子里像有一朵乌云压着。”那段时间,孙丽如同着了魔,看到树枝和风车,都会联想到产品设计。团队一共拿出7种配重方案,设计十多种臂架形式,一些零部件甚至要推翻重来十几遍。最终,她发现拉索式大桥的桥塔形状和履带起重机的受力模式相似,才真正有了头绪。

经过两年努力,XGC88000终于问世。2013年,它在山东烟台万华工业园首吊成功。如今,徐工已造出两台这样的设备,分别在大连和舟山群岛进行石化工程建设。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大块头”竟然还是“变形金刚”,可以实现一车两用。“它组合起来是3600吨起重机,变形以后用自身的一些部件,又可组装出一台2000吨的履带起重机。”孙丽骄傲地说,这一技术为国际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站在顶峰回头望,孙丽深知一步步走来的艰难,也一路见证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1994年,孙丽大学毕业后来到徐工集团。第二年,徐工便引进履带起重机技术,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先行者。“从50吨履带起重机起步,做到300吨用了10年;后来到1000吨,用了5年;再到3600吨,我们只用了3年。我们的技术积累越来越多,实现了厚积薄发。”孙丽说。

和时间赛跑,已经成了孙丽的工作常态。“国内的市场需求很大,我们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2002年,孙丽接到150吨履带起重机的塔臂研发任务。当时,她的女儿才半岁。让孙丽欣慰的是,在她的带领下,她的团队中一个个青年人“冒”了出来。每周,孙丽都会带着大家开技术研讨会,参与者有骨干工程师,更多的是一群年轻的产品设计师。

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分公司产品技术研究所所长孟进军,曾经也是孙丽的徒弟,是公司首批招进来的4位研究生中的一员。“2005年我们刚来不久,就跟着师傅参与大项目研发,得到不少锻炼。这样的工程多参与几次,我们就能独当一面了。”后来,孟进军成为2000吨履带起重机的总体设计师,自己也开始带团队。

“年轻人特别有朝气,有活力,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发挥得特别出彩。技术创新是永远的,一定要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研发团队,才能使我们的技术永远往前走。”孙丽说,她和团队目前正在研发新一代产品,大家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徐工时的嘱托,一定会坚守制造业,不断突破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徐工力量”。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