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全球首创!我国成功研制世… 
4 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 
4 “小体量”释放新质“大… 
4 “国字号”托起建湖先进… 
4 全面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4 上海启动人形机器人数据…
4 大力推动“数字人才”扩…
4 产业追光 如皋高光
4 专注3D空间计算  皖企银…
4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
  法律法规 更多..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知识产权局印发…
南京工艺装备:劳模引领做强自主品牌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1672      更新时间:2018-05-17

走进制造企业 问道榜样力量

你也许想不到,一款知名手机最新款发布推迟,竟与位于南京江宁的一家制造企业有关。

原来,加工手机关键部件的机床所需的功能部件正是由这家企业提供。由于时间紧、产量大,即便加班加点,滚动部件依旧没法及时供应齐全,从而引发手机制造链条上的“蝴蝶效应”。

以滚珠丝杠和滚动直线导轨为代表的滚动功能部件,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业内形象地称之为传动数控机床的“CPU”。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正是国内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家前身创建于1952年的企业,1964年就成功试制出国内第一套滚珠丝杠,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滚动功能部件研发制造基地。

而这一市场,长期掌握在德国、日本企业手里。公司总经理汪爱清坦言,在技术上,国外企业的确领先不少。国内企业要起炉灶、再攻关,是因为如果国内没有自主产品,就永远受制于人。

她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以前行业内用钢球导轨,后来国外某企业研制出滚柱导轨,售价很高,等我们2008年研制出来,他就立刻降价;看我们小批量生产了,他就再降一点;等我们大批量了,他降到比我们还便宜,就是为了遏制我们。如果没有国家重大专项支持,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我们很难走出来。如今,我们终于能够和人家抗衡了。”

去年,公司实现销售同比上年增长60%,利润也快速增长。如何争取更多市场话语权?汪爱清认为,需要两把“密钥”——

第一把,是“企业文化建设”,打开“人才之门”。

“品牌背后是质量,质量背后是管理,管理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美德。”汪爱清说,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精湛、熟练操作先进设备、善于技术攻关的高技能人才,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重视技师建设与培养,正是这家国有控股企业多年来的老传统。公司党委书记赵如平介绍,在企业500多名员工中,技师就有92人,其中27人是高级技师。每年,公司有数十项技师创新项目,厂内还开设技师班,对进厂技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公司连续6年举办QC成果发布会,鼓励一线员工“在制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劳模引领,成为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一个突出特点。这里先后培养出1个全国劳模,5个省级劳模和13个市级劳模。劳模员工李家喜在车间工作中发现进口“刀具”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他通过研究各项参数,终于找到国产替代品,一举减低三四成生产成本。

第二把,是“核心技术创新”,打开“市场之门”。

“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指导生产、保障品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汪爱清说,近5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之比都在6%以上,仅去年,就申报10项专利,完成45项产品研发改进和工艺攻关项目,参与编制两项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如今,南京工艺装备的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生产线、半导体设备、核电、光伏、注塑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随着公司去年一举叩开批量供应数控机床中高端市场的大门,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员工众志成城,提出新的愿景——未来,公司要坚持走中高端产品发展路线,充分借助重大专项课题的优势平台,不断提升自身产品性能水平和业内用户口碑,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滚动功能部件全面解决方案提供者。 付 奇

专家点评>>>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国和数控机床进口大国。伴随着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进入成长释放期,中高档滚动功能部件使用比率进一步提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产品档次,掌握核心技术,发展高端产品产业化,引领行业升级,实现替代进口,已成为滚动功能部件以及高端数控装备发展的当务之急。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实践值得肯定:一边练“内功”,强化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劳模为引领,发挥大国工匠精神,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一边借“外力”,通过承担和参与重大专项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能与境外同行相抗衡的民族自主品牌。

面对市场的牵制和国外同行的挤压,做强自主品牌时不我待。尽管这一过程困难重重,但必须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陈淑梅(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