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地时间7月8日~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德国,并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在此期间,汽车领域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7月11日,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教授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德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合作有着特殊背景。中国一直关注产业升级,重视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等领域。德国作为老的汽车工业强国,有一定危机感,德国在这些领域并非全面领先,中国也有领先的地方。中国希望通过电动化、网联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快速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这样一来,双方有着合作共赢的需求。”
高新领域互有需求
合作内容方面,根据《中国汽车报》记者的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中德双方在汽车领域的签约已达到十四项,其中五项是关于电动汽车及电池,另外九项则涉及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集中度很高。
纪雪洪认为,此次的一系列合作呈现几个特点,“以新兴领域、新技术、新产品上的高端合作为主。这也是一种强强联合,德国先不说,中方合作者基本上是在电动汽车或传统汽车领域实力较强、较领先的企业或机构。例如,戴姆勒与清华在智能驾驶上的合作;宝马与长城合作,长城是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创新汽车企业之一;大众与江淮合作,江淮在微型车这块市场做得比较好。可以看出,两方都是找对方最领先的一批企业或机构寻求合作。另外,也是价值链的全方位合作。不仅有整车项目,还有上游零部件的系统合作,以及研发层面的合作,包括标准体系等。这是很有意义的。”
从合作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从德方来看,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新车市场对其产业的支持和支撑作用。中国市场对于德国车企三巨头的全球竞争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德方不希望在新的技术领域、新的产品上失去中国庞大市场的支持,同时也有技术合作需求。而对中方来讲,中国还是希望与德国进行一些技术共享,学习到一些新产品及开发技术。”纪雪洪说。
推动制定国际统一标准
根据7月9日中德政府高层共同签署的《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两国将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要求统一、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数据共享、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国际统一的无线电频率解决方案、就通信技术统一及互操作解决方案交换信息等,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此外,7月10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和德国汽车标准委员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工作组,共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研究和制定。
“标准的竞争主要看规模。相关企业,包括通讯企业、数字化互联网企业、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等,他们看的是哪种标准能够占据市场成为主导方。中德合作,自然可以影响到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让大家共同服务于某一标准体系的产品开发。这对于掌控未来汽车市场话语权具有长远的意义。”纪雪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