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会———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9月1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
本届论坛围绕“改革开放40年,产业开启新征程”的年度主题,汇聚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丰田、日产、宝马等汽车企业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和行业组织等近1000多名嘉宾和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幕已然拉开,我国进入了一个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开放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凯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建议重点关注三大问题:一是汽车合资股比的放开可以加速行业分化,中国品牌必须通过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市场的良性循环,通过积极调整、大胆创新才能赢得竞争力。二是在严峻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背景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将更加繁荣。三是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勇于打破行业分割,消除市场壁垒,创新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应用模式,推动汽车与互联网等其它产业的合作,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链。
作为已经举办了14届的泰达汽车论坛,每年都有重磅政策信息透露。本届论坛上,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从各个政策层面解读了政策调控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权威传递政策取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指出,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要主动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二要全力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要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尽快出台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尽快落实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落地与实施。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冯晋平表示,财政部将优化汽车关税调控,做到有升有降。
中国最大的短板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提出“九字真经”: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他透露,在“十三五”末期及“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聚焦车载氢燃料核心技术的研发,强化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和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体系能力建设。开展自主无人车辆,智能技术,多移动群体智能协同控制,无人车辆支撑平台等重大任务攻关,并基于示范应用进行验证,实现技术落地;形成涵盖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的系统性的技术链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重点聚焦业内最关心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辆准入管理三大话题,提出工信部的具体管理思路,如新能源方面计划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智能汽车方面要加快推进道路测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发布。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主要存在三大风险,四个不足。即结构性的产能明显过剩、市场竞争、资源环境制约三大风险和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基础设施、监督监管四方面的不足。未来财政部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整体思路,她表示,目前财政的补贴政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高质量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今后,中央财政将按照国务院统一的动态调整机制,联合有关部门作进一步的研究完善,但仍然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继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支持优势产品和企业,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落实补贴的退坡方案,加快转变支持的方式,同时参照美、德等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完善相关的补贴政策措施。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肖荣臣提出,将在四大方面推进汽车流通体制改革;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副处长汪涛就排放升级、打赢蓝天保卫战等话题发表演讲。
泰达汽车论坛还吸引了诸多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其中不乏殿堂级专家学者、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就目前热门的新能源等话题分享了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场最高质量思想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