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移动电源、手机……尽管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但由于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近年来价格不断上涨。而钠资源丰富,开采费用仅为锂的百分之一,因而钠离子电池的研发成为科研人员争相开发的热点领域。
近日,南理工材料学院/格莱特研究院教授夏晖团队首创结构设计和调控方法,与中科院物理所谷林研究员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孟颖合作,在面向钠离子电池的锰基正极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
这种方法,去除了水钠锰矿结构中固有的结晶水,首次将水钠锰矿结构中的钠离子含量由0.3-0.5提高到1,同时克服了结晶水去除后层间距收缩的缺陷,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6%,展示了钠离子电池较好的应用前景。据介绍,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锂电池比容量保持率标准约为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