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引领下的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范 晖,李顺才,王善奎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制造业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毕业设计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毕业设计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结合校企合作实例,在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选题、指导、管理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解决目前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共赢。
关键词:制造业人才需求;校企协同;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09X(2019)05-0119-04
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制造业应用型创新人才。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指出: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深、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是突出问题。
毕业设计是机制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教学环节。如何提高机制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教育、工程实践,分析目前机制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德国校企合作经验,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的创新、改进模式。
1 当前机制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缺乏必要的产学研指导能力。
大部分本科教师具有较高学历以及良好的科研背景,但普遍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对社会需求的必要认识,还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的设计选题多基于个人的科研课题,理论性较强,与工程实际距离较远,设计内容与当前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严重脱节。即使提出了工程选题,也往往因过于陈旧或脱离生产实际出现常识性错误,使学生极易出现为设计而设计的敷衍心态。学生无法获得对企业应有的认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从得到培养和提高。
2)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度日益降低。
根据学制安排,毕业设计一般在大学第七或第八学期,与考研和择业时段部分重叠,真正有效时间仅3~4个月,学生无法投入必要的精力;主观角度,学生即使态度积极,但囿于指导局限,设计方案多流于量的增减而无质的提高,内容体现不出自己的创新之处。
3)生产实践环节常流于形式。
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去企业进行两周左右的集体实习,并提前安排具体任务以与毕业设计相衔接。但往往考虑到安全和企业生产秩序等问题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变实习为参观,学生没有在实习环节中得到必要的监督和锻炼,削弱了工程实践的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多数高校推行的毕业设计方式未能准确契合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导师、选题、内容、考核等环节都脱节于时代需要。对于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成为当前机制类人才供需关系的主要矛盾。其根源直接体现为“校企对接”“产学结合”的不足,高校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脱节现象严重。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5JSJG621);徐州市科技项目(KC16SG28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8-R-60962)
作者简介:范晖(1978—),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xzfanhu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