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2000多年冶炼历史的徐州市利国镇,矗立着一座大型的钢铁冶炼综合性企业——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节能、精品,是其靓丽的名片,徐钢不仅改变了徐州地区有铁无钢的历史,也创造了徐州地区多项第一:徐州唯一一家连续多次荣获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称号的企业;徐州首家获得钢铁生产许可证企业;徐州首家营业收入过百亿的钢铁企业……而它的缔造者,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同样充满传奇。
领跑区域高质量发展
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王爱钦196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20世纪80年代,他从当地一家纺织厂的业务员干起,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过不懈奋斗,先后创办了青恒副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州恒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食品饮料和代理众多知名品牌产品,销售覆盖福建、江西及周边省市,从此开启了一段民营企业家砥砺奋进、持续跨越的不平凡征程。
2003年,王爱钦看到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钢铁产品供不应求,牵头创办了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拥有1280立方米高炉1座、550立方米高炉2座、150吨转炉1座、60吨转炉2座以及相配套的轧钢、烧结、制氧、石灰、球团、发电等先进生产设施,年产钢材300万吨,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进的路途总是布满荆棘,刚踏上顺途的王爱钦就遭遇了全球钢铁危机。短短几年光景,国内钢铁市场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钢铁需求大幅度减少,而国内钢铁产量还在保持快速增长。不仅产能过剩,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生产钢铁所用矿石煤炭电力资源浪费太大,钢铁的深层次加工能力不足,高档钢材市场进不去,积压了很多存货,钢铁卖到白菜价,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在艰难的条件下,王爱钦带领企业开启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型升级之旅,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向高效、科技的生产方式转变,把技术创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责任。“那段转型时期,我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背负了很大的重任。”王爱钦回忆说。他紧紧抓住“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把“转型升级、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做精做优”落实到决策和行动当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徐钢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走环保、节约、综合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先后投资10多亿元用于65MW超温超高压发电设施、15MW中温中压发电设施、TRT发电设施、10万立方米原料密封大棚、全厂脱硫脱硝、三次除尘等环保设施建设,先后成立了钢渣、水渣、污水处理厂,全面实现全厂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其中,高炉炉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实现年处理企业高炉矿渣100万吨,可用于混凝土工业,大大提高了矿渣的附加值,得到国家专项扶持资金740万元;企业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处理钢渣60万吨,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得到省政府专项扶持资金80万元。集团65MW超温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每消耗2.8立方米煤气即可实现发1度电,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高炉、转炉富余煤气,实现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既能变废为宝减少企业用能成本,又能显著减少碳排放总量,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又一经典案例。徐钢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认证为全国钢铁规范企业,2014年被评为省级节能先进单位。
环保节能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徐钢”的关键要素。为积极响应徐州市委、市政府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徐钢投入5亿余元实施了120多项环保技改项目。例如,企业率先完成了烧结机脱硝、球团竖炉脱硫、炼钢工序三次除尘、炼铁工序除尘亮化、全厂14万平方米原料大棚密封等环保工程,受到了省区市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通过对环保设备的全面升级,企业环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项检测和监测数据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其中,128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超低排放,达到了国家及徐州市环保部门的要求。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后有南京、无锡、南通、宿迁等地组织企业来徐钢参观交流。
“未来几年,通过对企业生产装备的全面升级改造,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冶炼装备,企业环保水平还将迈向新台阶。” 王爱钦说,当前,企业正开展一系列转型升级新项目的建设,以一期建设的2座550立方米高炉和2座60吨转炉为基础,重组整合荣阳钢铁450立方米高炉和龙远钢铁450立方米高炉的炼铁产能,通过产能置换,建设1座212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转炉,并配套1座120吨LF精炼炉以及特钢轧制生产线等先进生产设施,提升产品结构,发展特钢产品,向高端迈进。
徐钢新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对标国内最顶级的钢铁企业,全方位提升企业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智能化水平,打造徐州市钢铁行业标杆。在安全方面,按照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力争消除所有潜在危险因素,打造安全徐钢。在环保方面,实现稳定超低排放,助力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生态徐钢。在节能方面,从原料到产品,各工序均选用先进节能设备,打造绿色徐钢。在质量方面,发展优特钢产品,向高端迈进,打造精品徐钢。在智能化方面,建设智能集控中心,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徐钢。在厂容厂貌方面,按照AAA级景点标准设计,发展工业旅游,打造美丽徐钢。钢铁项目建成后,员工配置显著优化、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产品结构极大提升,吨钢产品成本下降至少15%,吨钢产品收益率提升至少25%。物流项目建成后,经测算企业物流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
弘扬大爱无疆的企业文化
“因祖国强大而强大。”这是王爱钦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他把这句话融进了徐钢集团的文化里。秉赤诚之心,持报国之志,徐钢集团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多方愿景,努力回报社会。“崇尚感恩,反哺社会”是徐钢集团的重要信条。
王爱钦一直情系教育,心系儿童,大力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徐钢出资15万元,为利国镇马山小学、幼儿园所有的办公室、学生教室、多功能活动室、教师住房等配上了供暖装备,通上暖气。多年以来,王爱钦带领徐钢集团资助马山村小学280万元办学基金,为当地尊师重教树立了榜样。同时,王爱钦大力支持马山村新农村建设,先后为村民的医疗保险、道路修建、水利建设等投入320万元。
“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爱心”,王爱钦一直在身体力行。为了不让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梦成空,为了给无助的优秀贫困大学新生送去光明和希望,徐钢集团设立了“助寒门学子圆梦”基金会,多年来捐赠现金300万元。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徐钢集团全体员工的心,集团先后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500万元。
“尊重员工,和谐共生”,是徐钢集团给予员工的信念。徐钢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声音,重视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生、共荣、共成长,为员工提供相濡以沫的归属感。徐钢集团炼铁分厂一名员工的女儿患白血病,需要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王爱钦得知这一消息,马上发动、倡议全体员工献爱心,集团高管带头捐款,员工纷纷解囊相助,很短的时间内,捐款近6万元。多年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做事情最初靠勤劳智慧,但后来要靠诚信,靠德!”王爱钦认为,崇尚感恩,反哺社会,留住青山绿水、创造美好生活,不仅是目标,更是责任。徐钢集团将以技术创新,寻求永续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升地域的竞争力,为促进徐州钢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