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0月17-1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届时,世界经济论坛特聘专家、教授李杰将在会上作精彩发言!
李杰:机械工程博士学历。现任世界经济论坛特聘专家、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创始主任,美国麦肯锡公司资深顾问等职务,著有《工业大数据》、《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CPS》以及《云上的工业智能》等著作,并在2016年被美国制造学会选为美国30位最有远见的智能制造人物。
李杰的主要观点
中国需要一场工业品质革命
中国需要进行一场工业上的品质革命,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分别是素质、体质和本质。
第一是素质问题,靠人来决定数据在哪里,这是整合中国企业革命一个大步骤。因为当信息化不对称的时候无法做统一管理。
第二是体质问题,即管理对称。中国工厂管理现在的问题是体制不均匀,管理理念很难形成。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没必要大家全部都去学习工业4.0、做工业互联网,也没有必要都去做数字化、人工智能。
第三是本质问题,就是企业应该专注做“蛋黄”。与德国提倡“器匠”精神,日本提倡“工匠”精神,美国提倡“技匠”精神不同,中国工业的体系应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做法。中国的优势在于数据,只有利用大数据换取知识和智慧,才能拔高制高点,从而实现自主创新。
智能制造是一种重新定义制造的思维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体系,更重要的是对智能的理解、解决问题的逻辑和重新定义制造的思维。智能制造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制造系统的5M(材料、装备、工艺、测量和维护)要素的活动进行建模,并通过模型(第六个M)驱动5M要素。智能制造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产生与传承过程。
同时,推进智能制造还应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采取不同的策略,因为领域不同,所以相关的特征也不同。例如在医疗领域中,推进智能制造的重点是追溯性,而不是生产制造,目的在于确认加工过程是否会影响最后的认证。而半导体行业则关注的是检测,因为频繁的检测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同时检测装备的价格也很昂贵。如果可以用数据直接预测并验证,则可以为全过程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也节约了购买检测设备的成本。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转型
按照一般理解,大数据可以分为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目前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领先的都是互联网大数据,狭义的大数据也更多说的是互联网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更多的是借鉴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概念,结合了IoT的技术,把面向个人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与思维模式进行扩展,并应用到了企业领域。
工业互联网,按照历史来看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转型做法:一是像互联网公司说我也可以加上一个应用,变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我用人脸辨识看顾客购买了多少次,多少次没买,根据零部件的喜好来确定顾客信息。这些叫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转型模式,能够带动制造后面的过程,新制造、“工业+互联网”、汽车、钢铁、风电都是如此,他本来做产品的,有问题就加互联网,远程可以看到,专门监控你,不行就关掉。质量+互联网,生产线连在一起,把整体质量问题找到,就可以解决生产线的问题,这个成功率很高。
李杰与WIMC的缘分
2018年10月11日-13日,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在12日下午进行了“赋能升级•智造未来”三场主题对话,其中“产业生态与国际合作”主题对话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IMS)创始主任李杰教授主持,当时他直言当前制造企业在推行智能制造过程中构建产业生态,面临3大突出障碍:“缺”“断”“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