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里是与IT(信息技术)、OT(运营技术或操作技术)并列的三大技术之一。工业互联网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从技术上讲,就是要符合高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从类型上讲,包括企业内网和企业外网两部分。在国家关于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里,CT处于基础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属性和企业属性非常强。近两年我们看到的如工业互联网姓“工”还是姓“网”的讨论中,一力凸显OT的重要性;而十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不是互联网企业就是IT企业抑或是制造企业孵化出来的IT企业,这体现出IT企业的重视性。
在这其中CT较少被涉及,提及也就是有关5G、IPV6、标识解析等技术内容,似乎CT已为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好了准备,或CT已不存在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瓶颈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通信网络运营模式创新
当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已开始部署5G,但似乎还没有听说哪家通信运营商是专门为物联网提供服务的,也即还没有专门的物联网通信运营商。传统的通信运营商即使建设了5G网络,但出于惯性,会不自觉地把服务对象优先定位在人联网层面,特别是在资费设计上,尚需探讨设计出符合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实际的运营模式和资费政策。为此,是否可考虑设立独立的物联网通信运营商,支持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以此,在通信运营商转型方面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做出表率示范作用。
另外,在5G网络建设上应借鉴欧洲的经验,为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提供专门的频段。这就如同高铁建设必须重新建设铁轨,5G也不应该在相同频段中,让人联网、物联网两种不同的服务混行(至于5G网络切片是否适合人联网、物联网混行,还需实践检验)。当然,这方面,工信部已经开展相应的规划和研究。
IPv6需加速就绪
技术上IPv6的使用确实能解决IPv4网络地址资源数量有限的问题,但在工业互联网关键领域IPv6能力还未完全就绪。 2019年4月,在工信部《关于开展2019年IPv6网络就绪专项行动的通知》中指出,骨干网和城域网等网络基础设施IPv6能力就绪、应用基础设施完成IPv6改造、消费终端家庭网络设备都增强了IPv6支持能力,而典型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基于IPv6的网站及互联网应用生态还处于鼓励和促进创新阶段。近期,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着力加快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持续提升IPv6活跃用户和网络流量规模。
另外,分析IPv6普及进度缓慢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无类别城间路由技术和NAT (地址翻译)技术的广泛使用延缓了IPv4地址枯竭的进程。同时,由于IPv6与IPv4两个协议间存在不兼容的问题,给技术的平滑演进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IPv6的普及缺少合理的商业模式。从短期效应来看,部署者很难通过技术升级带来收益,而且升级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打通内部设备端到端的多个环节,需要大范围升级更新设备,需要培训运营、维护人员等,同时基于IPv6协议下的互联网安全成本和代价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IPv6 在企业内部的普及进程。
标识解析:推动从“建”到“用”
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标识和解析系统两部分,其中标识的目的是对数字空间的数字对象资源进行标识,为识别、解析数字对象资源提供统一的编码标准;解析的目的是标识数据与信息翻译,解析依赖于标识数据的丰富程度。
标识方面,目前已经建立了以Handle、OID、Ecode等编码为核心技术的多种公共标识体系,国内的MPA中国联合体、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信通院、中国开放对象标识(OID)应用联盟等组织围绕标识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这对接入是一种促进作用。
解析方面,据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官方数据显示,目前5个顶级节点已建成,全国意向申请建设二级节点86个,完成部署10个(数据来源于https://dms.citln.cn/whois/ui/,截止2020年1月中旬),完成率只有11.6%。不过,3月20日,在工信部《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中,提出面向垂直行业新建20个以上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这意味着二级节点的建设将加快步伐。
应用是标识解析的目的,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建设逐步开展以后,要积极探索标识解析应用和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工信部在“《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解读”中提出了“要促进企业积极探索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可见,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还在“建标识”阶段,还未进入“用标识”阶段。
综上所述,通信网络还需加快服务工业互联网的转型步伐。正如罗振宇所说“技术,不仅带来很多新的方便,与此同时,它也可能是很多旧的难题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