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访谈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江苏省创新产业协同发展… 
4 跌宕起伏十余载 中国机床… 
4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 
4 今年出去玩儿,有这些好消… 
4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第二次…
4 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
4 第七届民用航空发动机与…
4 专家详解中国空间站未来…
4 集成电路超过手机,成为中…
4 2025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全国两会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工业行稳致远迎发展

内容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1340      更新时间:2020-05-28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论断再次得到印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2020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标志,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复苏与逐步走向正轨的标志,它不仅极大地激发国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也将为全球其他国家的抗疫带去希望。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未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目标” 、“今年中国将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消除贫困”、“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处在正确的轨道上,中国正在扮演好自己的国际角色”、“中国两会释放向好信号,为世界带来希望”。

 

  守住“六保”底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围绕“六保”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顺应了社会期待,回应了群众关切。

  代表委员表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从六个方面强调“保”的重要性,是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提出的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要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切实增强紧迫感,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认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分析,“六保”工作部署清晰,主要目标明确,相关工作举措既扎实又具体,有利于结合工作实际落到实处。比如,降低工商业电价,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要求都十分明确。下一步在工作中,要用好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能,切实落实好。

  “相对于经济增速而言,保居民就业等‘六保’更为重要,应以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杨伟民认为,把保就业放在“六保”的第一位,既是坚持问题导向,也是考虑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来确定的。不提GDP增速目标,转而更加突出就业,突出民生,突出保市场主体等政策目标。

  “就业是最大民生。”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表示。在其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企业、保就业措施,为广大就业者吃下了“定心丸”。

 

  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有所推迟。非常时期召开的非常两会,正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再添新谋划、新动力、新机遇。

  “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同寻常,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判断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都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个前提下部署和统筹推进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

  在其看来,疫情是下一阶段影响我国发展的最大变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输入风险始终存在,国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疫情反弹的复杂性增加。当前中国的疫情已经从前一段时间的应急性防控转向了常态化防控,这种局面可能要维持相当长时间。一旦疫情反弹甚至暴发控制不住,整个经济社会的进程又会被打乱。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同时经济社会、民生就业的问题也不能等,怎么办?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确保疫情不反弹。

  在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看来,防控疫情正成为科技企业转型的“加速器”。 5月2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王小川表示,互联网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在战“疫”过程中激发出了更大活力,展示出了担当和创造性。政府也越来越善于发掘企业的能力,助力治理能力的提升。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已经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为了让更多民众走出家门消费,政府部门通过支付宝等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市场恢复活力,开创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全国两会期间,国资国企改革成为热点话题。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再到不少部委官员表态,传递出不少新部署、新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各项改革试点在逐步展开。这一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意味着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工作将是抓落实和求实效。

  国资国企改革的主基调,正从“推进”到“加快”,向“提升成效”转变。

  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表示,国有企业混改要抓住以“混”促“改”主线,建立更加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真正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动力。

  “未来三年的国企改革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已经比较清晰,三年行动方案的推行,有利于相关企业更好地落实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分析。

 

  精准纾困中小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6次提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中小微企业是减负举措重要的发力方向,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稳住经济基本盘和兜住民生底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林安表示。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国家推出一系列“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千方百计把企业家的信心树起来、强起来,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缓过来、转起来。

  “政府很懂中小微企业的难处,政策力度非常大,传递信心。”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正国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觉很提气。不过,他同时提醒,一些政策在落地时仍存在宣传解读不到位、前置条件多、申报程序繁琐等情况,“好政策的‘源头活水’流进企业‘田地’,关键还要看落地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建议,好政策在落地时应综合评估政策目标及效果,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省份间的政策协同性,提高政策发布和应用的效用。

 

  新基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今年,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窥探,每一次新的基础设施革新,都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把握新基建的时代脉络,就是把握未来。

  “对新基建的投资和建设,将会拉动数字化工厂、数字化城市的发展,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刚好弥补由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损失。”全国人大代表田立坤在谈到新基建时说。

  “网络安全是我的‘老话题’,但是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今年又有了不少‘新内容’,随着新基建进一步促进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连通和融合,加快了‘大安全’时代的来临。”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的一番话也体现出了这一全新的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眼下是最佳时机,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跳板,疫情倒逼中国制造必须加快产业跃迁,我们必须加速智能制造转型,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尽早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不负我们世界工厂的大国担当。

  “新基建不仅能在中短期内创造大量投资机会、提升发展动能,而且能够加速智能经济的落地和智能社会的到来。”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说。

  拥有“基建狂魔”的实力以及数字化新基建的中国,在疫情下脱胎换骨,并且可以预见,在疫情之后,新基建将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在疫情中,5G+红外测温、5G+送货机器人、5G+清洁机器人等5G应用已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新基建”的发展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的动能。

  未来,新基建将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兼顾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等多重任务,将进一步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预算报告提出,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461亿元;计划报告提出,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对未摘帽贫困县和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一系列举措,勾勒出收官之年行动图。

  “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不改变,现行扶贫标准不改变,决不会因疫情而留下‘锅底’。”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坦言,个别深度贫困地区可能易地搬迁会推迟些时间,但今年这些剩余贫困县脱贫摘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脱贫攻坚,不胜不休。这场战役可谓艰苦卓绝,气壮山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李文辉代表说,目前全州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76%,要聚焦短板弱项,提升脱贫成色,啃下“硬骨头”,打赢“收官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冲锋向前,也要巩固战果。

  “产业扶贫关键是要让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才能稳定脱贫不返贫。”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说。

  “决战脱贫攻坚,振兴产业是根本之策。信心足了,产业扶贫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才更有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丁秀花表示。

  攻坚脱贫不仅每个中国人有信心,外媒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动摇中国“消除贫困”的决心,今年中国一定可以实现脱贫目标,中国成功的脱贫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保障能源安全

  能源被喻为“工业粮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保障能源安全,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工业涵盖煤电油气等传统行业,又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新兴领域,在稳定经济社会底线、防控系统性风险、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民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特殊时代背景下其压舱石属性也更加凸显。

  能源安全是“六保”的重要内容,与粮食安全并重。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也将能源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球经济急剧变化、油价大跌,要理性认识价格升降对供需的长期影响,紧绷国家能源安全之弦。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认为,可再生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长久保障能源安全,应立足于中国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正重塑新的能源体系。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配套建设储能设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其看来,大力发展电化学储能,可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长远看还能有效降低用户电价。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