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张家港的“三夏”农机化调查
眼下正是夏播抢墒关键时期,趁着梅雨暂歇,张家港市塘桥镇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健抓紧将插秧机开到田间,伴随着机器“突突突”的声响,一株株青绿的秧苗稳稳扎入水田。
作为我省首个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张家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5.9%,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60.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93.95%,列全省第一。
合作社提供“一站式”服务
6台插秧机齐上阵,12天就能完成3000亩地的作业,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站在田垄边,吴健告诉记者:“再有一两天就能完成插秧,然后就要忙着除草、除虫等田间管理了。”
今年47岁的吴健种了十几年地,感受最深的就是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农忙时能请来干活的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人,每天工资一两百块钱还不好请。”为了破解劳动力紧缺的难题,2009年,吴健牵头组建了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合作社陆续更新添置了100多台套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各类现代化农机具,服务周边3万多亩农田。吴健说:“我们合作社现在从育秧开始,可以实现栽插、翻耕、机收、碾米包装一条龙服务,现在每年产值500多万元,种田全靠农机。”
如今,吴健成了开着宝马种田的农民,还培养了两个80后徒弟。“今年我准备添置几台无人插秧机和无人拖拉机,无人农机是将来的方向。”他说。
“全程机械化仅仅靠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小农机难以实现。”张家港市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江说,为响应农机服务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的新要求,该市在金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采用“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配送、技术培训、稻米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相关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全国典型案例。
张家港拥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71个,作业面积占比超过80%。农机化助推张家港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超过95%。农机,成为“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农民“钱夹子”的有力支撑。
“无人农场”展露现实模样
早在2015年,吴健就用上了“无人农机”。当年,他购买了两架无人植保机。“一架无人机一小时可喷药80多亩,而传统人工喷药每人每天只能完成20来亩。”吴健说,这两架无人植保机除了用于自己农场的水稻、小麦病虫害防治外,还为周边的3000多亩农作物提供植保服务。
今年,“无人农场”在张家港已经有了现实模样。21日,在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记者看到一台插秧机正在水稻田里工作,一株株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稻田中,插秧机上没有驾驶员,所有作业全自动完成,转向、掉头,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有序。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加上智能软件,实现无人作业,相比传统插秧机,插得更直、作业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正在操作无人插秧机的耘垛智田农业服务(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才建说,无人驾驶插秧机定位精度可达2.5厘米,从去年开始,公司在常阴沙的450亩试验田上进行从种到收全程无人的智能化实践,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
两个月前,潘才建以18.8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台智能联合收割机,有市级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公司实付9.4万元。“智能联合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0亩左右,1个人可轻松操控1到5台,我们计划今年再购买两台,在大田‘编队’作业。”
丰疆智能是耘垛农业的母公司,企业高级副总裁姚远认为,智慧精准农业服务前景广阔,“我们围绕农业生产全周期,提供从种子到餐桌的智慧化服务。比如农户可通过农服APP平台发布作业需求,寻求合理报价;机手通过平台接洽订单,紧密连接供求双方。平台根据精准作业大数据,生成分析图表,为市场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耕种管收各个环节作业实时监控,以及水土、虫情、气候等检测,打通农业生产和销售环节。”
政策补贴加快“机器换人”
目前,张家港已引进5台无人驾驶收割机、13台无人驾驶插秧机、5台无人驾驶拖拉机、30多台(架)无人植保机,涵盖了耕、种、收、植保等主要环节,为打造“无人农场”奠定了基础。
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汤卫华说:“无人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步伐,从而解决农业生产人口老龄化、作业标准差异化等问题。”
为此,张家港全面落实智能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今年,购买智能化农机具可享受50%的补贴,这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张家港在全省首家建成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市农机推广站站长蔡东林说,目前,该市各镇(区)已有600台中拖、收割机和插秧机接入北斗农机管家,实现了相关基础数据、实时照片的动态采集,初步建成“互联网+”农机作业平台,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定位监控、指挥调度、面积统计、质量核查、安全监管等基础性管理服务。
农机“物联”驱动高效协同。张家港基于物联网构建起全市农机维修远程诊断系统,在农忙期间缩短了机具维修时间,同时,在锦丰、凤凰等8个烘干中心安装了粮食烘干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相关数据,有效提高了烘干中心的分析决策能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科技为农业播撒着绿色希望。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处处长张耀春表示,我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规划建设“无人农场”,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作业水平提档升级,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