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SEMI-e 第六届深圳国际半… 
4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加快… 
4 全国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 
4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 
4 盐都向“新”而行,工业强… 
4 链群融合,这里的机器人格… 
4 年销量超万台,人形机器人…
4 CIHS2024招展有序 招商精…
4 江苏开展“高级蓝领”技…
4 三月末我省民营企业用工…
  法律法规 更多..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4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
4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制造业机器换人浪潮迫需重视人才培养

内容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浏览次数:1638      更新时间:2014-12-08

    机械制造业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在德国各个工业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无疑又是其中的翘楚。发展到今天,无论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硬件设施都相当完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众多德国知名大学承载了自二战以来的大部分机械科技研发,并使科技成果得以应用,所以德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产品出口国,依靠成品机械以及机械技术产业出口使得德国经济始终稳居世界前三位。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林德叉车、大众的整条成熟品牌生产线以及遍布德国波罗地海海岸的大小造船厂都有产品销往中国及世界各地。德国制造更是成为品质的保证。

机械制造在德国是最大的专业,德国高校对他的重视程度在对其投入的科研经费中有清晰的体现。以亚琛工大为例,亚琛工大截止到2007年有5448名学生注册机械制造专业,科研工作者20人左右,每人平均研究经费为2024000欧元,这足以看出德国社会和大学对这个专业的期望。同时,大学更花费重金建设一流的实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德国留学机械制造专业介绍
  
  高投入的结果是高回报,达姆施塔特大学新研发的汽车新能源利用系统使未来的汽车不依靠传统能源就能飞驰在路上,有效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亚琛工大参与研究的新型发动机被应用在空客A380上,打破了人们对于大型客机速度的固有想法;慕尼黑工大设计的全新宝马概念汽车在人们的眼睛里就是天外来客。各种传统的精密机械也在逐年进步,电子显微镜把成像率又提高了几十倍,机械手术刀也逐渐被应用在临床手术上,测绘仪更把误差缩小了几个单位。这些有关机械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和谐。
  
  在德国高校中学习机械制造的中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在各行业中也都有独特的建树。新任科技部长万钢毕业于克劳斯塔尔工大,学习汽车制造,毕业后先在德国奥迪汽车工作多年,然后回国在同济大学主持新能源汽车工程,后任校长。德国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历来都是国内外各大中型企业最抢手的资源,因为他们知道:获得了在德国学习过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公司最稳定的基石,也就注定能赢得未来。
  
  德国留学机械专业牛校
  
  德国哪所大学最好?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各个学术领域有其各自的优势。那么德国经济周刊评出的机械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是哪些呢,他们分别有哪些突出特点,有分别以何见长呢?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1:亚琛工业大学
  
  亚琛工业大学理工科实力强劲,电子、机械制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国第一。其机械专业和亚琛工大本身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建于1870年10月。学校机械学院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它们涉及300多个专业领域,代表着当今研究的前沿。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2: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国际声誉方面,位居全德第一,是最受国际学人喜爱的德国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母校。世界及牛人出身于此,其机械研究的水准自不必说!
  
  德国机械十大牛校之NO.3: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计算机和机械专业一直位于德国大学前列。汽车工业的先驱卡尔·本茨。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读卡尔斯鲁厄大学,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14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德国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紧紧的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建设,也成就了今天德国工业制造的强大实力。在中国,作为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拓斯达同样深知这一点,积极地进行人才培养,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建立人才培训合作,成立自己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拓斯达商学院。公司每年投入近30万元的培训经费,采用内训与外训相结合、员工走出去学,教授请进来教;的模式。公司目前已拥有七十多名专职研发人员,其中包括来自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的专业人才。通过自主研发和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再创新。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