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第十一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上指出,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供应链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央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十四五”规划从效率、技术、安全等各个维度对供应链发展进行了路径规划。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更加突出了供应链稳定性、高效和安全的重要性,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应用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何黎明表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在“十四五”期间,第一要把握钢铁行业发展、钢铁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面,在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钢铁新增消费量应该是1.5亿吨到2亿吨,对钢铁产业来讲有发展市场潜力空间。第二要把握住钢铁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基本方向。我国钢铁产业规模占全球的53%,但是话语权相对却很低,因此“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钢铁产业化能力提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集中度。第一个方面,未来钢铁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把握住钢铁产业在规模化的同时,集中度也要进一步提高。第二个方面,未来钢铁产业不是就发展生产本身这一个环节,而是基于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钢铁产业,基于以生产为核心和基于一个产业链供应链为核心的产业布局。第三个方面,全球化重构过程中很多钢铁产业“走出去”,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全球布局基本思路和规划。因此,钢铁产业布局一定是要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符合整个“双循环”的基本要求。
何黎明要求,一是要抓住钢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有效解决全球市场碎片化的挑战。二是要注重提高供应链的弹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钢铁产业。三是要重视上下游生态建设,加快钢铁产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业务纽带,打破各个节点间的数据壁垒。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提升钢铁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五是要抓住我国全面扩大开放中的新机遇,加快提升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竞争中现代化水平。六是要坚持创新,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要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必须从规模驱动转变为效率驱动,在理论、技术、供应链组织模式等方面不断地创新,以创新驱动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构建钢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