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三重一大”为抓手,积极稳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取得了良好进展。全区亿元以上企业增至92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55%。
经过多年集聚发展,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但产业结构偏重一直是个困扰发展的两难问题。近几年来,党工委、管委会按照高端化、高新化发展导向,坚持不懈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新兴产业。“二次创业”至今,通过招商选资新上了103个5亿元以上的“三重一大”工业项目,其中外资项目65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00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四分之三以上。特别是中能多晶硅、协鑫铸锭切片、徐工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和智能装载机、卡特大挖、恒讯中锂电池、统一食品饮料等一批项目的竣工投产,带来新增销售720亿元以上,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区现有各类企业2966家,其中外资企业151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8家,拥有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9家、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33家,进一步夯实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着力发展了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徐州市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中心。
在转型升级进程中,开发区特别注重通过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机械领域,先后自主研发了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12吨级中国最大的大型装载机、百米级亚洲最高的高空消防车、第四代智能路面施工设备等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系列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相继自主研发了氯氢化装置、鑫单晶二代、N型单晶产品等。目前,生产一公斤多晶硅全流程电耗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硅烷法技改项目完成后,制造成本控制水平世界领先。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已建成银地农机汽车城、欧蓓莎国际商城等一批商贸大市场和月星环球港、高铁时代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形成了以银行、证劵、创投、产业基金等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扶持了主辅分离的租赁、物资、进出口、保税等一批龙头三产企业。三产服务业预计全年主营收入可超1000亿元,占比达到35%左右。
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了总体发展水平。目前,徐州开发区在全国215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第20位,全省137家各类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9位,其中管理服务专项评价列全省开发区之首。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国际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工程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工程机械优质品牌示范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管理试点单位、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省新型工业化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省工程机械出口基地、省出口工程机械质量安全示范区、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省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省专用车辆产业基地、省低碳经济试点园区、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