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文 |
|
|
|
|
工信部召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交流会 |
| 内容来源:中国电子报 浏览次数:1678 更新时间:2015-09-18 | 为总结“十二五”期间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情况,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指导和推进“十三五”时期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路,并为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2015年9月16-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工作交流会,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辛国斌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在步入由大到强的重要关口,打造制造业“升级版”是新形势下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从国际经验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的普遍特征。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基础,引领带动我国工业园区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辛国斌强调,“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将示范基地的先进经验向工业园区推广,同时加强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思路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业园区走上规范、特色、创新、升级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产业基地。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围绕制造强国战略主线,着力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质量;二是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推动工业园区智能化转型;三是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四是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强对工业园区的引导和支持。 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肖华总结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二五”推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十二五”期间,在各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积极参与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示范基地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完善政策,在制造强国建设中,以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第一,在工作重心上,逐步向精细化指导和管理方向转变;第二,在发展导向上,注重引导工业园区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上;第三,在支持方式上,注重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政策合力;第四,在创建方式上,积极探索部省合作的协同共建新模式。 自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来,至今已有六批共300家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涉及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军民结合等主要行业和领域。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示范基地已经成为引领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十二五”期间,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示范基地技术改造投入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四成。2014年,示范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约6.9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近三成;实现利润总额约2.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近1/3;出口额达6700多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超过1/4;研发投入总额超过70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比重的近一半。示范基地在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会上,有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示范基地代表对辛国斌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并结合本地区(园区)工作经验,就指导和推动基地园区发展的新做法、新机制、新模式等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专家专题讲座,对“十三五”工作思路进行了研讨。会后,代表们赴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钢铁及深加工) 产业示范基地现场学习交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示范基地、工信部有关司局、相关行业协会、及有关部属单位等负责同志近150人参加会议。 | 分享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