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文 |
|
|
|
|
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
| 内容来源:中国工业报 浏览次数:1821 更新时间:2015-10-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
工业园区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的普遍特征。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国300家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约为1/3、1/3、1/8和1/4,已成为引领我国工业发展的先行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要持续抓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此为基础,引导和推动我国工业园区走上规范、特色、创新、升级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产业基地。 一、打造制造业“升级版”是新形势下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从国际上看,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方式面临深刻变革,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加速了全球制造格局调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意识到,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采取一系列措施振兴制造业。全球制造业出现高端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的局面,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了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众包、众创、众筹、个性化定制、线上到线下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改变制造业的产业投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模式。特别是“互联网+”对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和集聚方式产生了新的冲击,大力发展更具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应对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之举。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步入由大到强的重要关口。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22.8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5.85%;56家制造业企业入选2014年“世界财富500强”。总体判断,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站到了“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国制造业发展差距仍很明显: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产品质量水平不稳定,很多高端装备、核心领域的芯片和控制系统等依赖进口。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在进入增速调整、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动力调整的时期,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 从国家战略角度,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以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制造强国都有强大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作为支撑。如美国五大湖地区的汽车产业集聚区、西雅图的航空产业集聚区、硅谷的IT产业集聚区;日本的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九州半导体产业集聚区、筑波科学城;德国的慕尼黑高科技产业区、法兰克福化工产业集聚区等。在推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发展,从创新驱动、两化融合、高效集约、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示范基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示范基地是引领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截止目前,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近三成由示范基地创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近一半出自示范基地内企业。一批代表我国制造业最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诞生在这里,很多行业的骨干企业也都集聚于此。建设制造强国,很大程度上要看以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工业园区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否在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高端装备等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凝聚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继续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基地发展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工业园区水平再上新台阶,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坚强基石。 三、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要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全国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制造强国战略主线,着力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质量。推动工业园区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双创”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持以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工业园区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不断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促进工业园区绿色安全发展,从源头抓起,在产业方向、入驻企业和项目选择上,科学规划、从严把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是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推动工业园区智能化转型。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工业园区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制定,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新产品,在示范基地率先开展创新应用试点和新型制造模式培育。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智能化发展,顺应制造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做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工作。有条件的示范基地,可率先开展智能园区建设试点,加快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是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围绕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的重大区域战略,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一定要放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正确认识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发展需要,结合区域发展差异,既要加强统筹布局,又要重视分类指导。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做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两方面工作。鼓励工业园区之间开展跨地区的合作,探索跨地区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是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强对工业园区的引导和支持。经过几年的探索,在示范基地创建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规划、完善政策,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部省合作新机制,共同指导和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要鼓励有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为工业园区发展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 分享到: | | |
|
|
|